近日,四川一小區業主自籌120萬元加裝的電梯,進入調試收尾階段,即將投入運營。類似的老樓加裝電梯的新聞不時見諸報端。隨著老齡人口迅速增加及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老社區加裝電梯的需求極為迫切。然而時至今日,仍然是呼聲不斷推進緩慢。為什么裝部電梯那么難,何時方能成功給老樓加裝上電梯?
老房子沒有電梯,住在五層、六層的老人竟多年不下樓,這樣的情況在老齡化的社區并不鮮見。據介紹,近年來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等地都在想方設法結合舊城改造,為老樓加裝電梯,以解決老人下樓難題。然而需求的多實現的少,已經成為國內老樓加裝電梯項目的殘酷現實。
本來加裝電梯已提上議程,但最后因個別低層住戶反對告吹——據了解,寧波市不少老小區加裝電梯"流產"多與此有關。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各地不妨借鑒其他省市的經驗,出臺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
2011年,廈門市政府出臺政策,明確老舊住宅加裝電梯,財政補貼50%。
廈門市建設局網站上可以搜到有關老舊住宅加裝電梯的各種文件信息,如財政補貼資金申請表、加裝電梯技術服務申請辦事指南、不同樓層間出資(補償)比例的指導意見等。
此外,廈門市建設局組織相關人員對本市已加裝電梯的老舊住宅進行走訪,選擇代表性梯號的加裝過程進行分類解析,匯集60個業主關于鄰里協商、技術方案選擇、費用分攤、低樓層補償等各方面的經驗,于2014年發布在官方網站上供相關業主和單位參考、借鑒。
2012年,福州市出臺《關于福州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意見》,對同梯號業主一致同意的情況免去批前公示,2/3以上戶業主同意的情況才需要進行公示。
福州市政府還在行政服務中心專設了舊樓加裝電梯一條龍服務窗口,專門受理和辦理有關審批手續。在政府有關部門的積極支持下,截至2013年,福州市已有200多座舊樓受理并審批成功,舊樓電梯加裝數量居全國之首。
2012年,《廣州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行辦法》正式施行,規定符合條件的4層及以上舊宅都可以依法申請加裝電梯,經專有部分占建筑物總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2/3以上業主同意即可加裝電梯。不過,在加裝電梯容易產生糾紛的"低層住戶補償、高低層住戶加裝電梯出資標準"等方面,仍然沒有明確規定。
目前,廣州市正在制定《既有住宅增設電梯集資分攤費用的參考標準》,預計今年5月出臺。
2011年,上海市發布《本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的指導意見》,要求增設電梯需經過所在幢房屋的全體業主同意;涉及占用小區土地或專有部位的,應當征得相關權利業主2/3以上同意。但《意見》對資金籌集來源未作明確表述。
2014年,上海市財政局明確對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項目給予施工金額40%的補貼,最高每臺不超過24萬元。
2010年,北京出臺了《關于北京市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的若干指導意見》,提出加裝電梯所需資金以業主自籌為主,房改房原售房單位同意的,可以使用房改售房款。但《意見》未對同意人數比例提出具體要求。
在寧波,各個老小區也有大量無電梯老樓舊房,關于"老小區加裝電梯"的話題,曾不止一次引起寧波市民的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