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不少百姓在寒風中因"打車難"苦苦守候,另一邊卻是出租車行業改革依舊步履蹣跚。盡管公眾要求推動出租車改革的聲音多年來從未消停,但進展緩慢,特別是在打破壟斷、完善出租車準入制度等方面,還沒有根本性動作。出租車體制到底應該怎樣改革,又是誰在阻撓出租車改革的進程?
今年"兩會"期間,一些代表委員熱議出租車經營放權、斬斷牌照壟斷背后的"利益鏈",為讓公眾能夠享受更為方便快捷的出行服務、增加人民在改革中的"獲益感"而獻策建言。
坐出租車的,因為司機拒載、宰客罵娘;開出租車的,提到份子錢和各種收費,滿腹怨言;出租車公司,面對暴利指責忿忿不平;政府部門,對各方面所提出的管理不當的質疑,也是委屈得不行;至于各地政府或明或暗地指定出租車車型的做法,讓汽車廠商們心生不滿卻也無可奈何;更不用說數量龐大的"黑的士"們,對釣魚執法的敢怒不敢言了。
2015年年初,全國接連發生多起出租車停運事件。"祥子"為何頻頻"不拉活"?調查發現,"專車""黑車"不過是導火索,常年居高不下的"份子錢"和行業壟斷問題,才是亟待動刀的行業痼疾。
"早上一睜眼,就欠公司100多塊。"遠高于物價漲幅水平的"份子錢",與緩慢提增的起步價和小步下降的燃油費形成明顯對比。[詳細]
記者在沈陽街頭隨機打了一輛出租車。當被問到最近收入如何時,的哥賈師傅立刻打開話匣子:"現在出租車沒法開。我早上4點出門,中午隨便糊弄一口飯,再到下午4點交車,一天下來除去飯錢有時連100元都賺不到。"
出租車司機寧師傅則認為,沈陽出租車管理沒章法,"現在黑車、改裝車太多,你到地鐵口看看,黑車明目張膽地排成長隊沒人管。"[詳細]
的哥師傅叫苦連天,市民也是滿腹牢騷。最近沈陽市民微信朋友圈里有流傳甚廣的一條消息,就對沈陽市出租車司機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批評:風雨交加、大雪紛飛時被漫天要價;著急趕飛機、趕火車、去往鬧市區被拒載;不問乘客意見強行拼客;上車還要忍受司機的"煙熏火燎"……
類似的情況其實在全國各地都普遍存在著。[詳細]
出租車行業的問題,民眾詬病由來已久。雖有小幅度的改進,但收效甚微。?一個大家都認為不合理的行業體制,為什么就是改不了?究其原因,既已形成的出租車公司利益格局使得改革難度增加,這"利益格局"的背后,不僅有地方政府的"小金庫",還有管事官員的"小錢袋"。而出租車司機這一群體,難以掌握話語權,使得出租車的行業改革,步履艱難,幾乎難以撼動。
交通運輸部部長楊傳堂日前表示,出租汽車行業的改革涉及到公眾、駕駛員、企業、移動互聯網平臺等多個主體,各個主體的利益和需求各不相同,要使各種主體的訴求都能得到共同認可,只能尋求一個公約數。
目前在出租車行業管理體制中,有兩大問題急待解答:一是各地的出租車牌照壟斷能否破除,二是打車軟件和專車到底是否非法運營。這些問題需要有一個官方的明確說法,這兩大問題能否獲得回應,將成為本次改革的焦點。
李克強總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改革阻力主要來自三方面:
第一是觀念,就是傳統的觀念和價值,管得過多過死,居高臨下,很強勢。
第二是審批改革。行政審批事項是一個部門的權力,部門審批越多,審批許可越多,部門權力越大。拿掉這些審核許可不是容易的事情,這等于割自己的肉。
第三是部門利益。我們過去幾十年把經濟市場化了,最不該市場化的權力也被市場化了,出現權力部門化,部門利益化。也正因此,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里強調,要壯士斷腕,要以更大的勇氣和毅力推動改革。
出租車行業的種種體制頑疾,在移動互聯網平臺的沖擊之下,已經到了必須開刀解決的關鍵點上,矛盾倒逼改革的良機不可錯過,成本高、難度大、敏感復雜都不能作為回避的借口。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們的呼聲為出租車行業改革深化提供了新契機,我們期待相關部門能夠真正重視代表委員的真知灼見,讓出租車行業的改革駛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