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三虎:金華武義 支前模范
2015年08月27日 11:01
來源:鳳凰寧波綜合
葉三虎 從安徽抓到武義采礦參與了三次礦工暴動 葉三虎是武義縣履坦鎮中央王村人,他的老家是在安徽五河縣,原名叫盛三虎,背井離鄉的原因是因為侵華日軍。 1941年,五河縣淪陷,當時只有16歲的葉三虎
葉三虎
從安徽抓到武義采礦
參與了三次礦工暴動
葉三虎是武義縣履坦鎮中央王村人,他的老家是在安徽五河縣,原名叫盛三虎,背井離鄉的原因是因為侵華日軍。
1941年,五河縣淪陷,當時只有16歲的葉三虎被日軍抓走,押往華南某地修鐵路,沒過多久,又被押到武義采砩礦。“我是日軍侵華戰爭的幸存者、見證者,更是這段痛苦經歷的親歷者。這是一段不能忘卻的記憶!”抗戰勝利后,葉三虎留在武義縣履坦鎮中央王村務農生活70多年。每到空閑時,葉三虎老人就跟村里的孩子講述當年日本侵略者在武義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礦工們在地下黨組織領導下與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抗戰故事。
詳細頁【歷史資料顯示,當時被日軍押到武義的民工大約有900人,其中以外地人居多,武義本地的為少。
“生病死掉的有,溜出去的也有,被殺掉的也有好幾個。”葉三虎說,當時礦場四面都是鐵絲網,下午5點鐘鐵絲網的門就關了,一旦被日軍發現曠工、怠工,就要被打,甚至被殺。
到了礦場后,葉三虎秘密參加了當地的民兵組織。其間,大家組織用各種方式來對抗日軍壓迫,比如出工不出力,或者以次充好,減少礦物純度。
在礦場期間,葉三虎曾參加過三次礦工暴動,不幸的是,暴動的組織者被日軍殘忍殺害,葉三虎因為不是組織者,因而幸免于難。直到1945年日軍投降后,葉三虎才走出礦場,重獲自由,之后他就一直生活在武義,后來他就改盛姓為葉姓,一直生活至今。
“90來歲了,真的沒想到能到北京去。”葉三虎說。
(鳳凰寧波據媒體公開報道綜合整理:金華新聞網、今日武義)

網羅天下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