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歲老兵憶抗戰歲月:一場伏擊戰打死300多名日軍
2015年08月24日 16:59
來源:溫州網
這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抗戰老兵——16歲在老家江蘇海安參加新四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參加過孟良崮戰役、魯西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1953年退伍轉業,輾轉麗水、紹興,最終定居
這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抗戰老兵——16歲在老家江蘇海安參加新四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參加過孟良崮戰役、魯西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1953年退伍轉業,輾轉麗水、紹興,最終定居溫州平陽。他叫丁文余,今年93歲。
在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前夕,記者來到平陽縣昆陽鎮解放街,慕名登門拜訪這位抗戰老兵,聆聽他講述戎馬生涯中的難忘經歷。
入伍不久險遭沉船事故
丁文余老人住在一條弄堂里,門牌很難找。記者撥通對方聯系號碼,沒想到接聽手機的是他本人。“現在聯系都用手機,當年我還當過通訊兵呢!”老人一邊在電話里指路,一邊冒著酷暑出門迎接。
飯桌上,擺放著一份當天出版的《溫州日報》。丁老撓了撓滿頭銀發微笑著說,老了,現在看報紙都要戴老花鏡。略作寒暄,他開始娓娓而談,把我們的思緒帶到了炮火紛飛的戰爭歲月。
1922年,丁文余出生在江蘇海安縣,12歲離家到無錫當理發學徒。1939年,受地下黨員父親的影響,他在無錫加入新四軍東進2路2支隊,年僅16歲。剛入伍不久,他就遭遇了一次沉船事故。
當時,國民黨強迫皖南新四軍開赴長江以北,企圖聚而殲之。丁文余所在的部隊奉命從鎮江渡江到揚州,他屬于第二批過江人員,由于遲到15分鐘,沒趕上渡船而躲過了一劫。
“第二批人員坐國民黨提供的輪船過江,船艙全部封閉,船到江中突然沉沒,犧牲了800多名戰士,只有18人幸免于難。”丁文余說,當時戰友們悲憤之余紛紛痛罵老蔣說話不算數,故意制造沉船事故。為避免悲劇再次發生,后來部隊全部坐木帆船過江。
事后,丁文余得知,這是當時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的一個序幕。
淮安伏擊戰打死300多名日軍
丁文余在新四軍當了4個月戰士后,轉任通訊兵,之后長期在連隊、營部、團部當司務長和軍需官,負責籌集、管理部隊糧草等軍需品。抗戰期間,他曾親歷了兩次記憶深刻的戰斗。
1942年,丁文余參加了在江蘇如皋縣戰場上的一次反掃蕩戰斗。戰斗從當天凌晨5點一直打到晚上8點,新四軍1個團2000多人與日軍1個大隊1500多人激戰,雙方互相傷亡近百人。
1943年在江蘇淮安,丁文余所在的營部根據事先截獲的情報,包圍了一個日軍中隊,以少勝多打了一場漂亮的伏擊戰。
“當天,我們在下午4點就出發了,埋伏在一個水塘邊的高處。”丁文余說,等日軍進入包圍圈后,全體戰士突然開火,打得日軍慌了陣腳,直往兩邊水塘里竄,結果陷進沼澤不能自拔。
戰斗持續了一個晚上。老人記得,整個營部共900多人,日軍約1000人,最后打死300多名日軍,俘虜32人,還繳獲了一批山炮。
“日本人很壞,發現自己人被打傷走不動,當場就給斃了。”老人說,新四軍優待俘虜,當時除1個俘虜自殺外,其余都加入反戰聯盟,替部隊當翻譯、上戰場喊口號,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遣送回國。
“能活到今天,已經是最大的滿足了”
抗戰勝利后,丁文余參加了解放戰爭中的不少著名戰役,如孟良崮戰役、魯西南戰役、渡江戰役等。
1947年,丁文余作為連隊司務長參加了孟良崮戰役。“當時天氣很熱,戰斗持續了三天三夜,糧食供應很緊張。”老人說,他曾親眼看到張靈甫被活捉,結果卻被恨敵心切的戰士擊斃了。不過,關于張靈甫死亡真相,迄今尚無定論。
對于參加國共內戰的經歷,丁文余不愿詳談,他說,戰斗太殘酷了,淮海戰役打了63天,雙方就傷亡了60多萬人。后來,丁文余輾轉各地參加戰斗,渡江戰役后終于在揚州與家人見了一面。
為了保護家人,丁文余長達10年沒有寫過一封家書,親人都以為他不在人世。“母親長期思念我,把眼睛都哭瞎了。”提起揚州見面往事,丁文余眼角濕潤了。提到跟隨部隊參加3年抗美援朝戰爭經歷,他再次落淚,“當時很多戰友缺乏衣被,在戰場上活活凍死了。”
抗美援朝結束后,丁文余隨部隊來到麗水退伍轉業,之后到紹興學習。1956年分配到平陽縣鰲江鎮搬運公司當副經理,1979年從平陽水廠離休,享受副縣級待遇。
“您一生參加過這么多戰斗,對于享受副縣級待遇的結果滿意嗎?”采訪結束時,記者很冒昧地問到。“什么叫滿意?什么叫不滿意?”老人聽罷突然高聲反問,“很多戰友都為國犧牲了,我能活到今天,已經是最大的滿足了。”
相關新聞:
網羅天下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