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達夫成抗戰最后一個被害文化戰士 紀念文集今年出版
2015年08月24日 10:11
來源:浙江在線
杭州富陽的雙烈園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作家郁達夫是個不能不提的名字。有學者指出,在上世紀20年代,他在文學界的影響力甚至超過魯迅。 但是,與在文學史上的影響力相比,郁達夫在抗戰中的功績卻不為大眾熟知
杭州富陽的雙烈園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作家郁達夫是個不能不提的名字。有學者指出,在上世紀20年代,他在文學界的影響力甚至超過魯迅。
但是,與在文學史上的影響力相比,郁達夫在抗戰中的功績卻不為大眾熟知。實際上,這位浙江富陽籍的作家更像是一名戰士,不僅用他手中“相當于幾個師的軍隊”的筆為祖國抗戰宣傳吶喊,更在日本憲兵隊槍口下,直接保護陳嘉庚等大批華僑領袖和義士免遭迫害。
可就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第14天的夜里,郁達夫竟被日軍秘密殺害,成為抗戰最后一個被害的文化戰士。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郁達夫烈士殉難70周年。浙江在線記者來到富陽的雙烈園,隔著時空觸摸這位文學巨匠的抗戰身影,一起揭開這個鮮為人知的悲壯故事。
郁達夫、郁華、郁養吾(從左至右)三兄弟
長兄郁華是“中國司法界抗戰犧牲第一人”
郁達夫撰文悼念:要向汪逆及侵略者算一次總賬
黃梅時節的一場雨后,在杭州富陽鸛山附近的寓所里,81歲高齡的蔣增福老先生告訴浙江在線記者“大家要紀念郁達夫,首先要紀念更早殉難的哥哥郁華,他可是中國司法界在抗戰犧牲第一人啊!”
蔣老先生是郁達夫研究學會的名譽會長,研究郁達夫已經超過30年,而富陽的雙烈園,就是為紀念郁氏兩兄弟而建的。
19世紀80年代,郁華、郁養吾、郁達夫三兄弟分別出生在富春江畔,自幼喪父的他們,得到母親陸氏含辛茹苦的培養,郁華后來成了民國著名法官和法學家,次兄郁養吾成了醫生,郁達夫則成為著名小說家、散文家和詩人。
“1938年,上海已經淪陷,郁華擔任庭長的江蘇省高等法院第二分院,成為保留在租界中唯一的中國法權機關”,蔣老說,那時汪偽政權已經成立,由于郁華既是東吳大學、法政大學的教授,又是上海的法學權威,聲望很高,汪偽特務就想誘降他。
那個時候,上海最恐怖的地方非“極司菲爾路76號”莫屬,這里是汪偽特工總部,也是迫害愛國志士的魔窟。郁華曾收到多封從這里發出的附著子彈的恐嚇信,他不但不為所動,還利用法官身份屢屢打擊漢奸和日寇,廖承志等一批愛國志士就是從他手里被營救出來的。
為報復他,1939年11月23日上午,郁華在上班路上,被預伏的汪偽特務槍擊身亡,成為中國司法界在抗日戰爭期間為國捐軀的第一人。
“郁華的死引起愛國人民的憤怒抗議,上海各界為他舉行了盛大的追悼會”,蔣老說,當時在新加坡做抗戰宣傳的郁達夫得知消息后,在悼念兄長的文章中悲痛地寫道“死者的遺志,總要我們未死者去完成,就是如何去向汪逆及侵略者算一次總賬。”
富陽富春江畔的郁達夫故居
幫助史迪威進入臺兒莊前線
專家:若無郁達夫,美國援華還要推遲一段時間
“七七事變”后,當郁華在上海用法律與日偽斗爭時,身為著名作家的郁達夫也挺身而出,以自己的一支筆,鼓舞民眾抗戰。
他在《文化界抗敵后援會九·一八特刊》寫道:“九·一八不戰而退,養成敵人之驕,促成我軍之憤。這次被迫而戰,證實敵人之怯,我軍之勇,以義軍而當驕師,勝負之數,不待蓍龜。”并提出只要“持久抗戰”,則“區區倭寇何難一鼓蕩平”。
“實際上,早在17歲留學日本時,他就顯露出了內心深藏的愛國熱情”,蔣老說,郁達夫在轟動國內文壇的首部短篇小說集,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中就發出疾呼“祖國呀祖國,你快富起來,強起來吧!你還有許多兒女在那里受苦呢!”
浙江在線記者了解到,郁達夫曾幫助時任美國駐華武官的史迪威進入臺兒莊前線考察。蔣老認為“要是沒有郁達夫,美國援華還要推遲一段時間”。
1938年,剛剛在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付出巨大犧牲的中國,急需國外的援助。這年3月,中國軍隊在臺兒莊取得抗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郁達夫代表國民政府政治部和中國文協前去勞軍慰問,適逢美國駐華武官史迪威也到臺兒莊視察,但被軍隊拒絕進入前線。
“原因是之前有幾個意大利記者到前線獲取情報,政治部就密令嚴禁外國人到前線活動”,蔣老表示,當時在旅館中散步時,恰巧遇到史迪威的郁達夫知道了考察被拒一事,就在會晤第三戰區司令李宗仁時提了出來。李宗仁說:“我們正需要美國人,你們趕快去約他來”。
另據當時與郁達夫一起在前線慰問的盛成先生回憶,“因為政治部的代表郁達夫不反對(史迪威進入前線),這就代表政治部破例同意了。所以,史迪威能到臺兒莊去,郁達夫實在功不可沒”。
獲準進入前線后,“中國軍隊的戰斗力通過史迪威的眼睛給了美國深刻的印象”,當年8月30日,美國財政部代表洛辛·巴克聽取了史迪威的報告,并把意見呈轉財政部長摩根索。三個多月后,美國政府安排給予中國貸款2千5百萬美元,并從此開始了大規模的經濟和軍事援助。
郁達夫犧牲前在印尼的最后居住地
宣傳抗戰,郁達夫的筆相當于“好幾個師的軍隊”
為毀滅罪證,他被投降后的日軍秘密殺害
1938年12月,郁達夫應《星洲日報》之邀,決心到新加坡“下南洋去作海外宣傳”,動員更多的僑胞支援抗日戰爭。
“他曾三次發起稿酬捐助運動和文稿義賣周,為國內文藝界籌集抗戰宣傳經費;他前后主編過11種報紙副刊和雜志,最多同時編8種,每天光是伏案工作就要10個小時以上”,蔣老評價說,實際稱為華僑抗日領袖的郁達夫,他的文章極大鼓舞了海外華僑抗戰的士氣,他的筆發揮的作用相當于“好幾個師的軍隊”。
新加坡淪陷后,郁達夫化名“趙廉”,流亡到印尼的蘇門答臘島,由于日本憲兵隊偶然發現他會日語,就強行拉他作了翻譯。郁達夫反而借助這一身份,極大掩護了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抗日活動的安全,多次解救遭日軍圍困的抗日志士,其中就包括著名的華僑領袖陳嘉庚。
1942年某天,駐扎在棉蘭的日本憲兵部派了幾個特務來武吉丁宜鎮搜捕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搜捕不到,就找鎮上憲兵隊要人。翻譯郁達夫知道陳老已避難爪哇,卻用日語對日本憲兵隊長謊稱:“陳嘉庚明明已乘船回國,棉蘭這幫家伙還來討人!”憲兵隊長信以為真,就對著那幾個特務大發雷霆:“你們敢討人,滾開”!
陳嘉庚后來對來訪的作家夏衍說,“那時候達夫先生不僅掩護了我,還援救了許多被日本人逮捕的僑領”。
1944年初,一名福建籍的漢奸發現了郁達夫的秘密,日軍這才知道,原來眼前的翻譯官“趙廉”竟然是宣揚抗日的郁達夫。等到1945年8月29日晚,日本已經宣布無條件投降后第14天,日本人害怕郁達夫吐露日軍罪證,將他秘密拘捕,并掐死在印尼的叢林中。
“郁達夫是抗戰中最后一個被害文化戰士,可他的遺體至今依然沒有找到”,蔣老講到這里,深深嘆了一口氣。
1952年,由毛澤東主席親筆簽發,中央人民政府頒給郁華、郁達夫的光榮紀念證
郁達夫成民政部公布的首批抗日英烈
紀念他的文集將在今年9月出版
郁達夫和郁華殉難后,大家并沒有忘記他們的功績。
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主席親筆簽名,為郁達夫和郁華頒發了革命烈士證書。去年9月1日,國家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其中,就有郁達夫的名字。
在民間,大家通過各種方式紀念這位愛國作家。早在1988年的香港,著名影星周潤發就領銜主演了電影《郁達夫傳奇》,這部現在依然能在網上點播的影視作品,描繪了郁達夫在抗戰中與日本侵略者斗爭的事跡,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周潤發主演的《郁達夫傳奇》
在郁達夫的家鄉富陽,郁達夫兄弟的事跡以各種形式被緬懷著。這里不僅有郁達夫中學、郁達夫故居,當地還在鸛山東南山腰建立了雙烈園,并作為浙江省重點文物加以保護。
今年是郁達夫烈士殉難70周年,由郁達夫研究學會名譽會長蔣增福先生主編的《富春文集》將在今年9月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其中收錄了紀念郁達夫的文章近30萬字。
雨后的雙烈園,更顯得靜穆,郁華先生的血衣冢旁,還有幾束瞻仰者獻上的白花。下午5點鐘之后,還不時有市民前來參觀烈士的遺跡。
離開雙烈園,在采訪郁達夫烈士之孫郁峻峰先生時,他對浙江在線記者說“祖父的強烈愛國情懷,是國破之際,那一輩文化界人士救亡的共同吶喊”,作為郁達夫的后人,郁峻峰謙遜地表示,希望大家更多地“把緬懷放在文化界救亡人士的群體上,祖父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小個體”。
在采訪的最后,81歲的蔣增福老人引用一段話來回答“今天的人們為什么要紀念郁達夫和郁華烈士”,這是1936年郁達夫為紀念魯迅逝世寫下的話:
沒有偉大的人物出現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憐的生物之群;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相關新聞:
網羅天下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