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長生路見證中韓抗戰 韓國國父感念浙江恩人忘死相助
2015年08月24日 10:09
來源:浙江在線
當時在杭州湖邊村辦公的三位國務委員 浙江在線杭州7月0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李鵬首席編輯/趙潔)在杭州的眾多名勝景點中,有一個地方不僅在韓國的知名度遠超中國,甚至還是韓國歷任駐上海總領事上任后的必訪

當時在杭州湖邊村辦公的三位國務委員
浙江在線杭州7月0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李鵬首席編輯/趙潔)在杭州的眾多名勝景點中,有一個地方不僅在韓國的知名度遠超中國,甚至還是韓國歷任駐上海總領事上任后的必訪之地,它就是位于長生路55號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
1932年4月,韓國抗日義士尹奉吉在上海虹口公園義舉之后,日軍在上海瘋狂搜捕韓國抗日義士,一批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要員轉移杭州避難。這期間日軍曾懸賞60萬銀元,要買后來成為韓國國父的金九的人頭,危急時,浙江軍民冒死保護金九和他的同志躲避搜捕。金九曾叮囑后人,有機會一定要找到這些中國恩人,感謝他們的“忘死相助”。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浙江在線記者再次來到舊址紀念館,試圖通過采訪還原這段鮮為人知的故事,紀念中韓并肩抗戰的歷史。
韓國義士炸死日軍大將白川義則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被迫遷杭
贏得日俄戰爭勝利的日本,在1910年吞并朝鮮,當時國號為“大韓帝國”的朝鮮淪為日本了的殖民地。韓國人民并沒有屈服,在韓國各地乃至中國、遠東、美洲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抗日復國運動。其中大批韓國抗日義士來到了中國上海,并在1919年4月建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爆發時,日本的壓迫和圍剿加上內部的派系斗爭,臨時政府處于極為艱難的狀況。“這個時候他們的經費十分匱乏,甚至連房租都交不起,政府要員有時要去菜場拾爛白菜葉子充饑”,浙江大學韓國研究所副所長陳輝說。
這年4月29日,侵華日軍竟然在上海虹口公園舉行“淞滬戰役祝捷大會”,并慶祝日本天皇的生日“天長節”。突然,一個韓國青年兩手一揮,將兩顆炸彈扔到檢閱臺上。一聲巨響撼天動地,爆炸聲中,侵滬日軍總司令白川義則大將傷重而死,日本駐華公使、駐上海總領事、日軍第九師團長、日本海軍第三艦隊司令官等一批在滬的軍政要員被炸傷。
這是日軍侵略華期間,高級官員和將領集體死傷最多的一次,13年后的1945年9月2日,美軍密蘇里號戰列艦上,代表日本政府簽署向盟軍投降書的日本外務大臣走路一瘸一拐,他就是在尹奉吉虹口義舉中被炸傷一條腿的重光葵。
尹奉吉的義舉正是金九直接策劃的,這驚天的一聲響,使得困難中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和金九在中韓抗日義士中的威信大增,但也招致日軍的瘋狂報復和毀滅性的打擊,日本軍警特務到處在抓人,成立已經13年的臨時政府再也無法在上海立足了,其中一批要員流亡到了浙江。

金九和尹奉吉合影
顛沛流離中在杭留下18處遺跡
沒有浙江的這段經歷,韓國歷史可能改寫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接待中心部長崔蘭說,“如果沒有在浙江的這段韓國臨時政府歷史,此后韓國的歷史將要重寫。”
金九等人在辛亥革命元老、曾任國民黨浙江主席褚輔成的幫助下,在嘉興海鹽等地避難,1932年5月,臨時政府由國務委員金澈、車利錫、宋秉祚等人轉移至杭州的清泰第二旅社,在32號房間設立了臨時辦公處。
4天后,時任財務部長的金九也到了杭州,住進了當時位于郵電路上的聚英旅社。之后兩天,臨時政府成員們在“辦公處”開了國務會議。
“1932年6月經國民政府的介紹,臨時政府辦公處又遷到了長生路湖邊村23號,就是現在紀念館的這個位置”,浙江大學韓國研究所副所長陳輝說,實際上,為了躲避日本偵探的跟蹤,臨時政府不停變換地點,“我們專門尋訪過這些地點,加起來至少有18處,比如今天的思鑫坊、五福里等”。他們住過的所有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房間附近至少有3個門同時開著,萬一遇到跟蹤,馬上可以轉移”。
臨時政府在杭州期間,得到了中國民眾和政府的同情和支援。時任江蘇省政府主席的浙江人陳果夫,還派部屬蕭錚專門到杭州幫助解決所需的各種問題,包括財政支持,為他們培養軍事人才等。最高當局還從德國召回羅霞天等人回國秘密保護他們。
在浙江期間,臨時政府經歷了最艱苦的歲月,但也是韓國獨立運動走出低潮,轉入重振復興階段的轉折期。1935年10月,就在5位國務委員棄職,臨時政府面臨解體時,金九等人在嘉興南湖游艇上舉行非常會議,使得情況轉危為安。
“七·七事變”后臨時政府又輾轉多地,最后于1940年到達重慶,直至抗戰勝利后,主要成員回到國內。

韓國光復軍總司令部成立典禮來賓提名表,上有周恩來、董必武的簽名
日軍懸賞60萬買韓國國父人頭
浙江軍民冒死保護金九避難
“當年在上海,3塊大洋可以讓一個普通人生活一個月,而日寇懸賞60萬大洋捉我父親。中國人民不為金錢所動,從上海到嘉興到海鹽,到處受到中國人民的保護,這是一種多么可貴的精神”,1996年,韓國國父金九的兒子金信將軍在浙江海鹽尋訪父親故跡時激動地說了這句話。
“虹口爆炸”事件一下子炸死了那么多軍政要人,日軍恨透了金九,懸賞60萬銀元買他的人頭。5月20日,辛亥革命元老褚輔成冒著生命危險,掩護金九和其他幾位要員及其家屬,從上海緊急轉移到他的家鄉嘉興,一個多月后轉移至褚的兒媳娘家海鹽暫避。
金九在海鹽裝扮成來訪友的廣東商人,因為不會說中國話,他和一個淳樸忠厚的船娘假扮夫妻,終于度過了最困難的日子。
據載,金九回國后,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里,常常叮囑兒子金信,要他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有機會一定要找到這些中國恩人,感謝他們的忘死相助。
后來,浙江女作家夏輦生以中國船娘與韓國國父的傳奇故事為題材,創作了長篇小說《船月》,并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浙江在線記者在書的第十章第7節看到,在金九遇到危機時,一個普通浙江百姓說“鬼子要抓的人,肯定是好人!是好人,我們就得幫他。哪怕有天大的難處。“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
杭州長生路55號入選“國家級“抗戰遺址
探訪“韓國獨立運動之路”的中韓青年8月到杭
穿過西湖邊商場周遭喧鬧的人群,長生路55號這一片老建筑群就在眼前——暗灰色的磚墻、褪了色的赭色玻璃窗,身處鬧市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便靜落在此。
進門是一間不大的會客廳,也是臨時政府會議室,房間的一邊掛著當時的大韓民國國旗,另一邊是當時臨時政府3位國務委員的照片。再進去是廚房,二樓則是兩個臥室。“這里其實就是一處典型的老杭州民宅。大隱隱于市,把臨時政府地址選在熱鬧城市中,看起來危險,其實相對比較安全。”副館長呂旦介紹說。當時,周圍的居民并不知道,這里進進出出的是大韓民國的革命人士,更想不到這個簡陋的民房里是一個國家的臨時政府。
去年9月1日,國務院發布了第一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杭州市政府撥巨資修建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名列其中,這是目前杭州唯一一處“國家級”抗戰遺址。
在今年韓國光復70周年之際,韓國國家報勛處、《朝鮮日報》社和韓國外交部將聯合舉辦探訪以“韓國獨立運動之路”為主題的活動,其中從今年8月3日開始,將有一批中韓青年騎自行車從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曾駐地重慶開始,一路向東騎行,將于8月底到達臨時政府杭州舊址紀念館,屆時這里將會舉行光復紀念活動。
如今,紀念館為公益性場館,免費對公眾開放,全年無閉館日。開館屹今,已接待中外參觀者逾10萬人次,其中韓國客人占到40%左右,很多年長的韓國客人都是把這里當作“獨立運動圣地”。館內還曾接待過不少韓國政要,如韓國總理崔炯煥,前副總理趙淳、韓國駐中國大使柳益佑、韓國國會議員、歷任韓國駐上海總領事等。
“在日本右翼勢力如此猖狂的今天,臨時政府舊址無聲控訴著那段日本侵略的歷史,也靜述了中韓兩國并肩抵抗日本侵略的歷史。”館長趙盛姝說,不少韓國來此參觀的長者感嘆,或許韓國的年輕人沒有深入了解這些過往,但中國幫韓國留存了這段歷史,提醒后人正視歷史,勿忘國恥。

相關新聞:
網羅天下
頻道推薦
智能推薦
圖片新聞
視頻
-
滕醉漢醫院耍酒瘋 對醫生大打出手
播放數:1133929
-
西漢海昏侯墓出土大量竹簡木牘 填史料空缺
播放數:4135875
-
電話詐騙44萬 運營商被判賠償
播放數:2845975
-
被擊落戰機殘骸畫面首度公布
播放數:535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