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同樣的課程,做同樣的作業,考同樣的試卷……在浙江部分中學,這樣的傳統“班級”將漸行漸遠。
日前,從浙江省教育廳了解到,2014年浙江全省將新增7所學校試行“高中必修課選課走班制”,加上此前4所學校,將有11所中學實行“走班制”。
教育廳基教處副處長方紅峰告訴記者,其實在2013年,杭州綠城育華學校、浙師大附中、青田中學、義烏義亭中學4所學校就已經自發實行了必修課走班制上課。必修課,指的是語數外、理化生、政史地等 ……
![]() |
走班制學生平均分高過傳統班10分以上 |
省教育廳基教處一位負責人表示所謂“無班級管理試點”在高中階段其實是“必修課走班教學試點”,目前全省高中選修課已經開始自主選課、走班教學,現在試點的是必修課。 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將幾十位學生編入一個班級,每天學習同樣的課程,做同樣的作業,考同樣的試卷,用同一個標準評價學習。走班教學就是要打破這個傳統,允許學生在選修科目中有不同的選擇,按不同科目到不同教室上課,組成新的教學班級。 2013年全省已有4所高中(杭州綠城育華學校、浙師大附中、青田中學、義烏中學)自發成為必修課走班試點;2014年,教育廳準備將試點擴大到11所高中,這些學校包括浙師大附中、杭州二中、杭師大附中、杭州綠城育華學校、鄞州中學、溫州中學、嘉興一中、春暉中學、義烏中學、天臺中學、青田中學。 那么在部分高中試點之后,未來會進一步推廣嗎?在省教育廳基教處主辦的“浙江省必修課走班教學試點學校研討會”上,教育廳副廳長韓平曾表示,必修課分層走班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但要謹慎、穩妥,各個學校要建立完善有效的實施方案和管理制度…… [詳細 |
![]() |
有家長一開始不理解,擔心影響學習,但是慢慢發現,的確有效果。 |
“因材施教。”省教育廳專家方紅峰解釋“走班制”的初衷。 方紅峰介紹說:“現在的中學分班是平行分班,幾十位學生編入一個班級,學習程度,對學科感興趣程度都不一樣。大家每天學同樣的課程,做同樣的作業,考同樣的試卷。這樣上課,導致程度好的人‘吃’不飽,程度一般的人‘吃’不好,程度差的人‘吃’不了。走班制,把學習程度相近的人聚在一起,老師在授課時更有針對性。”。 “有家長一開始不理解,擔心影響學習,但是慢慢發現,的確有效果。”方紅峰說,“試行效果還是可以的。浙師大附中高一總共15個班,6個班實行‘走班制’,9個班是傳統班級。期中考,‘走班制’的學生所有必修課平均分都高過傳統班級的學生10分以上。現在學校搞走班積極性很高,要擴大規模。” 綠城育華學校,就是“走班制”比較成功的學校之一。這里2013年2月就試行了必修課走班制,現在高一、高二學生必修課都試行走班制,學校里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課表。 一位學生家長告訴記者,能感覺到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提高,“走班制”不僅是調節學習和釋放壓力的健康方式,也能培養孩子動手、交往等綜合能力。……[詳細] |
![]() |
“同桌的你”再也沒得唱了 |
校園生涯,在大多數人記憶中和兩件事有關:把朋友交好,以后同窗同學會是一輩子的美好記憶;把功課讀好,為將來鋪一條滿意的出路。 “無班級管理模式”試點消息一披露,文藝范們昨天似乎一下懷念起了一首校園民謠《同桌的你》。沒有了朝夕相伴的同桌,高中還會是那個高中嗎? Jessie-潔兒:以后回憶,發現記憶里沒有所謂的班級,沒有同桌,沒有前后桌……每天只有不同的上課地點,不同的人……那還算高中么。 @雪未筱:話說高中那幫同班同學是最難忘的好不!以后可憐的孩子們就沒有同班同學了,這都行……。 《江南》雜志主編袁敏對高中試點“無班級管理”也況味復雜,她在微博感慨:“許多事情似乎都在往前走,但我不知為何卻越來越多地回頭看,過去的、消失的,常常是心心念念不舍的。”即使是把最值錢的廠房及土地賣了也只有3380萬元……[詳細] |
![]() |
靈感源于芬蘭的基礎教育 |
浙江此次開展“走班制”試點,靈感源于芬蘭的基礎教育。此前,教育廳廳長劉希平帶領寧波、溫州、金華等地的教育局長到芬蘭考察基礎教育改革,走訪到一所只有20多名教師、200多名學生的中學,發現這所學校每學期開設了200多門課程。劉希平和幾名教育局長大為震驚,這么小的學校,開出了這么多課程,相比之下,我們中學開設的課程實在太少了,學生幾乎沒有選擇課程的自由。 回國之后,劉希平在很多場合會經常提到一個詞:“選擇權”—把更多的課程選擇權交給學生,更多的課程開發選擇權交給教師,更多的課程設置選擇權交給學校。 一位參加考察的教師告訴記者,目前在芬蘭已經完全沒有班主任,也沒有年級之分。新生入學一開始就沒有固定的班級,學生被分為25個人左右的不同學習小組,每組有指定的指導員。 推行“無班級授課制”以后,芬蘭所有的高中教師都必須具備碩士以上學歷,并通過教師資格考試。目前浙江高中教師達到這個硬件條件的不少,這也是必修課走班推行的一個保障。……[詳細] |
據了解,2014年,試行“走班制”隊伍會繼續擴大,增加了杭二中、杭師大附中、鄞州中學、溫州中學、嘉興一中、春暉中學、天臺中學7所學校,都是當地的重點中學。
今年2月,浙大附中將在高一年級實行英語“走班制”教學,已定好初步方案。
但作為新事物,目前還有一些校長就對走班制顯得較為謹慎。一位杭州本地重點高中的校長就認為,“走班制”將對學校的硬件、師資兩方面均構成很大壓力。
還有校長說,“‘走班制’,老師不僅要上好課,還要擔任學生的導師。這對老師的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要求更高,對老師工作的考核要重新考慮。”
對此,浙江省教育廳方紅峰表示,鼓勵各學校根據自己情況選擇合適方式實行“走班制”,有條件的學校先實行起來,今后學校肯定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杭州育華學校高二(2)班鄭淇文的媽媽說,打從高一一進校,小孩回到家說得最多的就是學校的選修課,“看孩子的表情我們知道他是快樂的。烹飪課上學的燒菜,第二天就要在家實踐。現在學的籃球、攝影等都是他自己喜歡的,看似占用了學習文化課的時間,但我們家長倒很贊成這樣的教育方式,這其實是一種調節學習和釋放壓力的健康方式,而且也能培養孩子動手、交往的綜合能力,為孩子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她說,從孩子和家長交流的話語中,能感覺到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提高,任課教師也能更好地按照學生的學習基礎和接受能力進行相對個性化的教學活動,班級學習氛圍比以前濃,氣氛很熱烈……(策劃、制作:王瑾蕓 魯冠芬 美編:趙麗 技術: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