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2025年\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適逢寧波人才科技周舉辦20周年\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寧波人才”推出系列內容\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以 “20 年,一座城,萬千未來”為主題\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精心記錄人才與寧波雙向奔赴、雙向成就的動人故事\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二十載,人與城,萬千未來\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你也可以是下一束光\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寧波等你一起發光\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u003cstrong>\u003cspan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今天,《二十載·人與城》推出第一期——\u003c/span>\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strong>浙江省萬里教育集團創始人、寧波諾丁漢大學理事長徐亞芬:教育興國的使命,我用一生實踐\u003c/strong>\u003c/p>\u003cp>投身教育事業30多年,徐亞芬依然難忘2001年12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那一刻。\u003c/p>\u003cp>一個想法在心中醞釀。\u003c/p>\u003cp>“經濟要發展,教育必須要前行,所以要有大量的既懂得國際運行規則又了解中國國情的復合型人才。”徐亞芬說。\u003c/p>\u003cp>于是,她開始著手創辦中國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8/3EAB7E68CE27175BBA6645241D56965827843D91_size99_w1080_h716.jpg\" />\u003c/p>\u003cp>20多年過去,寧波諾丁漢大學已經成為一張寧波教育“金名片”。寧波諾丁漢大學的創辦,載入教育部編制的《奠基中國——新中國教育60年60件大事》。2023年,寧波諾丁漢大學被人社部批準為中國首家中外合作大學的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25年,經教育部批準,寧波諾丁漢大學成為內地第一所正式獲批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名額的中外合作大學。\u003c/p>\u003cp>徐亞芬當初的理想已經實現,甚至收獲比預想的更多。數萬名本碩博學子從校園走出去,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u003c/p>\u003cp>直到現在,她都是學生們的“徐媽媽”,也更喜歡在工作中被稱呼為“徐老師”。\u003c/p>\u003cp>她說,自己是“農夫”,創辦寧波諾丁漢大學,就是在種一株英倫玫瑰,讓它在寧波的土壤上熱烈地生長。\u003c/p>\u003cp>她還說,“教育興國”的使命,要用一生來實踐。\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strong>1%的希望,盡100%努力\u003c/strong>\u003c/p>\u003cp>2002年初,徐亞芬開始收集中外合作項目的有關資料,和許多專業人士探討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校園的中外合作大學的可能性,但是得到的回答幾乎都是否定的。\u003c/p>\u003cp>“培養學生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程,絕非像購買杯子,碎了可以重新更換。教育過程中一旦出現失誤,其影響是深遠且不可逆的,所以在教育過程的構建中,必須非常嚴謹、規范。”她語氣堅定,眼神中透著使命感:“我們想做中國第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校園的中外合作大學,不僅讓學生不出國門就能留學世界名校,也更希望為后來者提供一條優質、可復制的路徑。”\u003c/p>\u003cp>2003年1月12日,經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寧波籍院士楊福家牽線,萬里教育集團向英國諾丁漢大學發出邀請,表達了合作辦學的意向。\u003c/p>\u003cp>2003年3月1日,英國諾丁漢大學執行校長柯林·坎貝爾爵士來寧波就合作辦學事宜進行實質性談判,留給徐亞芬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她抓住機會,順利簽下合作辦學的意向協議。\u003c/p>\u003cp>當時中外合作辦學在中國沒有先例。為了推動辦學進度,徐亞芬輾轉北京、杭州、寧波等地,成了“空中飛人”,一周內在北京和寧波間往返3趟是常態。最疲憊的時候直接在機場里睡著,醒來發現飛機已經飛走兩個小時。\u003c/p>\u003cp>一次又一次的溝通,也讓徐亞芬的嗓子變得沙啞。\u003c/p>\u003cp>所幸,功不唐捐。2004年9月17日,寧波諾丁漢大學正式開學,首屆254名學生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u003c/p>\u003cp>寧波諾丁漢大學創辦20多年來,培養了2.8萬余名擁有中國情懷、全球視野的學生,他們猶如種子撒播到世界各地,又匯聚到中國。\u003c/p>\u003cp>寧波諾丁漢大學2025屆本科畢業生選擇出國出境升學的學生中,超83%的學生被世界學校或專業排名前50的大學錄取。該校畢業生出國深造后歸國比例達到95%,學成歸國后直接服務國內經濟社會發展。\u003c/p>\u003cp>寧波諾丁漢大學的成立也為中英兩國人民友誼的建立起到積極作用。\u003c/p>\u003cp>國之交在于民之親,民之親在于心相通。2014年6月,英國諾丁漢市將當地一座橋梁命名為“寧波友誼大橋”,并有一列“寧波號”電車穿梭城市,傳遞著兩國人民的友情。\u003c/p>\u003cp>2017年9月,諾丁漢大學將一幢綜合樓命名為“徐亞芬樓”,以此向徐亞芬及其團隊表達敬意,這是諾丁漢大學建校130余年來首棟以華人女性名字命名的建筑。\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strong>獨一無二,“萬里模式”的創新\u003c/strong>\u003c/p>\u003cp>在徐亞芬的辦公室,有一張1994年的老照片。照片中,5位浙江萬里教育集團創始人的目光堅定地望向同一個方向,既像望著來時路,也像望著未來同一個目標。\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8/33EF7C94F139919E290B25364199283E88024ED4_size44_w1080_h714.jpg\" />\u003c/p>\u003cp>在引入諾丁漢大學前,徐亞芬已經投身教育事業多年。她創辦浙江萬里學院的模式被稱為中國高等教育界的“萬里模式”,因其投資主體不是政府,學校所有權和舉辦權分離,辦學模式靈活。\u003c/p>\u003cp>“萬里模式”始于1998年,那個時候,浙江萬里教育集團接手浙江農村技術師范專科學校。這是一所只有1500名學生,沒有一名教授的專科學校,承辦這樣一所高校,要比新籌建一個大學難得多。\u003c/p>\u003cp>那個年代,全國高考入學率僅為8%,如果能辦好,那就是為提高中國的高考入學率起到了帶頭引領作用。油然而生的使命感,讓徐亞芬決定越是艱險越向前。\u003c/p>\u003cp>“我要圓更多孩子的大學夢。”她說。\u003c/p>\u003cp>1999年9月1日,就在當時的人們還在為高校改制路徑大傷腦筋之際,嶄新的浙江萬里學院如期開學。\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8/6E71EB2F34069B23B702F4C268E558A8BB6EC661_size176_w1080_h720.jpg\" />\u003c/p>\u003cp>而后,徐亞芬帶領團隊不斷刷新“萬里速度”。短短3年間,浙江萬里學院建筑面積從5萬平方米擴至44萬平方米,從沒有一名教授增加到55名正教授、160名副教授,在校生人數從1000多人增加到1萬多人。\u003c/p>\u003cp>本世紀初,中國大陸本科院校只有629所,萬人本科大學更少。浙江萬里學院的成功創辦,意味著中國高校增加了一個新的運行模式,浙江誕生了第六所萬人本科大學,寧波市誕生了第二所萬人本科大學。\u003c/p>\u003cp>經過多年發展,浙江萬里學院成為在校生達2萬余名的本科院校,于2011年獲批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2015年成為浙江省首批10所應用型高校建設示范學校。\u003c/p>\u003cp>2022年,浙江萬里學院“升格大學”納入浙江省“十四五”高等學校設置規劃,同時獲批成為“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u003c/p>\u003cp>“浙江萬里教育集團是在沒有國家撥款的情況下由個人出資發展壯大起來的,但浙江萬里教育集團辦學所有形成的資產全部登記為國有資產。教育興國,是我一生的使命。”徐亞芬說。\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strong>與時俱進,凝聚強大教育合力\u003c/strong>\u003c/p>\u003cp>如今,許多“后浪”受徐亞芬的影響投身教育事業。她已不必再當“空中飛人”為一件事情連軸轉好幾天。但是,她對教育事業的熱忱一如往昔。\u003c/p>\u003cp>“教育要與時俱進,我們培養的學生也要響應時代號召。”徐亞芬說。\u003c/p>\u003cp>談起印象深刻的學生們,她如數家珍,眼睛里都是笑意。\u003c/p>\u003cp>“我們寧波諾丁漢大學國際傳播學畢業的學生陳燁婷精通中、英、西三國語言,在APEC給秘魯前總統當翻譯,還沒畢業就已經非常出色。”徐亞芬說,還有從國際關系與法語專業畢業的孫遇洲,成為牛津大學非洲學專業錄取的第一位中國女生,目前擔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青年副研究員。\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38/C70BFA2C26F4F5077CC8FA5835FD18402B645EE4_size65_w1080_h678.jpg\" />\u003c/p>\u003cp>這些從寧波諾丁漢大學走向世界舞臺的學生,成為了“家國情懷、國際視野”最好的詮釋,也實現了徐亞芬創校之初的心愿。\u003c/p>\u003cp>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的改革之下,高校正深化產學研融通創新,進一步鍛強城市發展動能。\u003c/p>\u003cp>寧波諾丁漢大學以國際科技合作為路徑,積極搭建國際頂尖科研成果落地浙江的平臺,2021年獲批浙江省唯一航空領域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參與獲批寧波市醫療衛生系統的首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u003c/p>\u003cp>“當年播下希望的種子,如今已然桃李芬芳,不斷開枝散葉。”徐亞芬說。她對教育事業的熱忱,敢想敢干的斗志,點燃的是無數學子的夢想,也是未來的教育之光。\u003c/p>\u003cp>來源:寧波人才\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謝思潔","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548308/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社會","cateid":"548308","catename":"鳳凰網寧波","logo":"https://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201010/11/wemedia/5a68ca01a436772927546cfba868774629fcaea8_size286_w1600_h1600.jpg","description":"鳳凰網寧波頻道,每天向您傳播寧波最新最快新聞資訊。","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548308","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548308","eAccountId":548308,"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80237075","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548308/media","newsTime":"2025-09-17 15:30:24","lastArticleAddress":"來自北京"}},"keywords":"徐亞芬,寧波,寧波諾丁漢大學,浙江萬里學院,學生,浙江,萬里教育集團,教育部,浙江省,寧波市","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2025年 適逢寧波人才科技周舉辦20周年 “寧波人才”推出系列內容 以 “20 年,一座城,萬千未來”為主題 精心記錄人才與寧波雙向奔赴、雙向成就的動人故事 二十載,人與城,萬千未來 你也可以是下一束光 寧波等你一起發光 今天,《二十載·人與城》推出第一期—— 浙江省萬里教育集團創始人、寧波諾丁漢大學理事長徐亞芬:教育興國的使命,我用一生實踐 投身教育事業30多年,徐亞芬依然難忘2001年12月,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那一刻。 一個想法在心中醞釀。 “經濟要發展,教育必須要前行,所以要有大量的既懂得國際運行規則又了解中國國情的復合型人才。”徐亞芬說。 于是,她開始著手創辦中國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 20多年過去,寧波諾丁漢大學已經成為一張寧波教育“金名片”。寧波諾丁漢大學的創辦,載入教育部編制的《奠基中國——新中國教育60年60件大事》。2023年,寧波諾丁漢大學被人社部批準為中國首家中外合作大學的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25年,經教育部批準,寧波諾丁漢大學成為內地第一所正式獲批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研究生名額的中外合作大學。 徐亞芬當初的理想已經實現,甚至收獲比預想的更多。數萬名本碩博學子從校園走出去,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直到現在,她都是學生們的“徐媽媽”,也更喜歡在工作中被稱呼為“徐老師”。 她說,自己是“農夫”,創辦寧波諾丁漢大學,就是在種一株英倫玫瑰,讓它在寧波的土壤上熱烈地生長。 她還說,“教育興國”的使命,要用一生來實踐。 1%的希望,盡100%努力 2002年初,徐亞芬開始收集中外合作項目的有關資料,和許多專業人士探討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成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校園的中外合作大學的可能性,但是得到的回答幾乎都是否定的。 “培養學生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程,絕非像購買杯子,碎了可以重新更換。教育過程中一旦出現失誤,其影響是深遠且不可逆的,所以在教育過程的構建中,必須非常嚴謹、規范。”她語氣堅定,眼神中透著使命感:“我們想做中國第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校園的中外合作大學,不僅讓學生不出國門就能留學世界名校,也更希望為后來者提供一條優質、可復制的路徑。” 2003年1月12日,經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寧波籍院士楊福家牽線,萬里教育集團向英國諾丁漢大學發出邀請,表達了合作辦學的意向。 2003年3月1日,英國諾丁漢大學執行校長柯林·坎貝爾爵士來寧波就合作辦學事宜進行實質性談判,留給徐亞芬的時間只有兩個小時。她抓住機會,順利簽下合作辦學的意向協議。 當時中外合作辦學在中國沒有先例。為了推動辦學進度,徐亞芬輾轉北京、杭州、寧波等地,成了“空中飛人”,一周內在北京和寧波間往返3趟是常態。最疲憊的時候直接在機場里睡著,醒來發現飛機已經飛走兩個小時。 一次又一次的溝通,也讓徐亞芬的嗓子變得沙啞。 所幸,功不唐捐。2004年9月17日,寧波諾丁漢大學正式開學,首屆254名學生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寧波諾丁漢大學創辦20多年來,培養了2.8萬余名擁有中國情懷、全球視野的學生,他們猶如種子撒播到世界各地,又匯聚到中國。 寧波諾丁漢大學2025屆本科畢業生選擇出國出境升學的學生中,超83%的學生被世界學校或專業排名前50的大學錄取。該校畢業生出國深造后歸國比例達到95%,學成歸國后直接服務國內經濟社會發展。 寧波諾丁漢大學的成立也為中英兩國人民友誼的建立起到積極作用。 國之交在于民之親,民之親在于心相通。2014年6月,英國諾丁漢市將當地一座橋梁命名為“寧波友誼大橋”,并有一列“寧波號”電車穿梭城市,傳遞著兩國人民的友情。 2017年9月,諾丁漢大學將一幢綜合樓命名為“徐亞芬樓”,以此向徐亞芬及其團隊表達敬意,這是諾丁漢大學建校130余年來首棟以華人女性名字命名的建筑。 獨一無二,“萬里模式”的創新 在徐亞芬的辦公室,有一張1994年的老照片。照片中,5位浙江萬里教育集團創始人的目光堅定地望向同一個方向,既像望著來時路,也像望著未來同一個目標。 在引入諾丁漢大學前,徐亞芬已經投身教育事業多年。她創辦浙江萬里學院的模式被稱為中國高等教育界的“萬里模式”,因其投資主體不是政府,學校所有權和舉辦權分離,辦學模式靈活。 “萬里模式”始于1998年,那個時候,浙江萬里教育集團接手浙江農村技術師范專科學校。這是一所只有1500名學生,沒有一名教授的專科學校,承辦這樣一所高校,要比新籌建一個大學難得多。 那個年代,全國高考入學率僅為8%,如果能辦好,那就是為提高中國的高考入學率起到了帶頭引領作用。油然而生的使命感,讓徐亞芬決定越是艱險越向前。 “我要圓更多孩子的大學夢。”她說。 1999年9月1日,就在當時的人們還在為高校改制路徑大傷腦筋之際,嶄新的浙江萬里學院如期開學。 而后,徐亞芬帶領團隊不斷刷新“萬里速度”。短短3年間,浙江萬里學院建筑面積從5萬平方米擴至44萬平方米,從沒有一名教授增加到55名正教授、160名副教授,在校生人數從1000多人增加到1萬多人。 本世紀初,中國大陸本科院校只有629所,萬人本科大學更少。浙江萬里學院的成功創辦,意味著中國高校增加了一個新的運行模式,浙江誕生了第六所萬人本科大學,寧波市誕生了第二所萬人本科大學。 經過多年發展,浙江萬里學院成為在校生達2萬余名的本科院校,于2011年獲批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2015年成為浙江省首批10所應用型高校建設示范學校。 2022年,浙江萬里學院“升格大學”納入浙江省“十四五”高等學校設置規劃,同時獲批成為“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浙江萬里教育集團是在沒有國家撥款的情況下由個人出資發展壯大起來的,但浙江萬里教育集團辦學所有形成的資產全部登記為國有資產。教育興國,是我一生的使命。”徐亞芬說。 與時俱進,凝聚強大教育合力 如今,許多“后浪”受徐亞芬的影響投身教育事業。她已不必再當“空中飛人”為一件事情連軸轉好幾天。但是,她對教育事業的熱忱一如往昔。 “教育要與時俱進,我們培養的學生也要響應時代號召。”徐亞芬說。 談起印象深刻的學生們,她如數家珍,眼睛里都是笑意。 “我們寧波諾丁漢大學國際傳播學畢業的學生陳燁婷精通中、英、西三國語言,在APEC給秘魯前總統當翻譯,還沒畢業就已經非常出色。”徐亞芬說,還有從國際關系與法語專業畢業的孫遇洲,成為牛津大學非洲學專業錄取的第一位中國女生,目前擔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青年副研究員。 這些從寧波諾丁漢大學走向世界舞臺的學生,成為了“家國情懷、國際視野”最好的詮釋,也實現了徐亞芬創校之初的心愿。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的改革之下,高校正深化產學研融通創新,進一步鍛強城市發展動能。 寧波諾丁漢大學以國際科技合作為路徑,積極搭建國際頂尖科研成果落地浙江的平臺,2021年獲批浙江省唯一航空領域省級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參與獲批寧波市醫療衛生系統的首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 “當年播下希望的種子,如今已然桃李芬芳,不斷開枝散葉。”徐亞芬說。她對教育事業的熱忱,敢想敢干的斗志,點燃的是無數學子的夢想,也是未來的教育之光。 來源:寧波人才二十載·人與城丨徐亞芬:教育興國的使命,我用一生實踐
獨家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