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回應新世紀以來的教育挑戰,教育界的新觀念“浪潮”不斷涌現。其中,社會情感學習(Social-Emotional Learning,簡稱SEL)便是越來越受關注的教育話題之一。因此,甬上云讀教師專業閱讀推廣項目在2025年世界讀書月為寧波及周邊教師朋友推薦并共讀《社會情感學習:教師如何做,師生才幸福》([美]南希·弗雷/道格拉斯·費希力/多米尼克·史密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17/211B847DD0BE795B399BC2A187D522FD5B1509FE_size745_w1280_h720.jpg\" />\u003c/p>\u003cp>“從PBL(項目化學習)到SEL,是課堂更追求觸達心靈的一種理念和實踐進步。”在4月12日晚的第一環節導讀講座中,該書譯者、“蔚來教育”創始人、CASEL國際合作伙伴邢天驕老師說,“社會情感學習與傳統的德育工作、心理輔導和班會工作有所不同。在當前它顯得特別重要,面對人工智能,人們更需反思教育的本質,關注培養‘人’,關懷和建立人的意義感 。”社會情感學習,涉及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關系技能和盡責決策五個方面的情境化系統。“它是‘成為你自己的能力’。”邢老師簡潔地總結道。\u003c/p>\u003cp style=\"text-align: center;\">\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17/33DA52C1ECB13BBF4F61E4FC6FF5A02DC31C9E9E_size416_w1179_h654.jpg\" />\u003c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 "Kaiti SC"; font-size: 14px;\">線上導讀講座直播截圖\u003c/span>\u003c/p>\u003cp>4月19日開展的分享活動,是繼導讀講座和共讀打卡后的第三個“甬上云讀”共讀步驟。活動中,兩地教師首先結合各自的體驗介紹了各章的主要內容。比如,鮑鴻乾老師從“身份認同、歸屬感與親社會技能”的三大理念出發,分享了帶領學生從數學恐懼到數學自信、自我學習到團隊成就、數學分歧到共情協作的策略方法。司徒嬌老師則以《用情緒點亮教育課堂》為題,分享教育中的情緒調節工具和策略。老師們的介紹一下子拉近了“社會情感學習”的學術名詞和一線教師的真實體驗。“學生的發展真的需要老師們的陪伴,這是人工智能所替代不了的。情感很好,但是對老師來說,情感的控制也不容易,需要認知上的不斷成長。我們需要不斷學習社會情感能力。”觀眾南海長峙小學科學老師劉陸裘聽后說。\u003c/p>\u003cp style=\"text-align: center;\">\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17/5690E8CA9A0B557833064F684F55E9ED97A08BFC_size123_w1920_h1280.jpg\" />\u003c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 "Kaiti SC"; font-size: 14px;\">司徒嬌老師章節閱讀分享\u003c/span>\u003c/p>\u003cp>其后,丁旭副教授以《社會情感學習(SEL):助力師生成長與幸福》為題,為聽眾介紹了“成功智力與SEL”“SEL的5項能力”“SEL的關鍵環境”,并把創造支持性課堂環境、合作性學習和反思性寫作作為提升SEL的重要教學策略。同時她指出,中國古話“親其師,信其道 ”,說明社會情感學習具有中國教育文化的天然親和力。“丁教授逐字逐句從英文給我們講解,非常細致,讓我更清晰地明白了‘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等概念。”在后面的“夸夸”互動環節中,來自舟山綠城育華學校的王丹老師說。\u003c/p>\u003cp style=\"text-align: center;\">\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17/90ECB6F317B659E9340521964C5C489CD11ED1BE_size234_w1680_h1120.jpg\" />\u003c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 "Kaiti SC"; font-size: 14px;\">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丁旭副教授分享\u003c/span>\u003c/p>\u003cp>在實踐話題交流環節,兩地老師更是暢所欲言。奉化的毛怡老師特別強調社會情感學習是一個人需要終生學習并能終生受益的,陳芊汛、葉翔翔老師則提及家庭教育的缺位在個人成長和學生成長過程中造成的社會情感能力缺失。蔣增裕校長以“我發現”為句式的“微作文”作業設計為例,介紹了建設校園社會情感學習文化的一次具體實施。“原來,微作文不僅是簡短的日記,還可以成為我們培養學生社會情感的契機。”南海實驗學校長峙小學的徐飛副校長在“夸夸”互動中說。\u003c/p>\u003cp style=\"text-align: center;\">\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17/A427889A59FFC630CE38656F7F9EB27F18CFC4E3_size261_w1920_h1280.jpg\" />\u003c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 "Kaiti SC"; font-size: 14px;\">實踐交流環節\u003c/span>\u003c/p>\u003cp>本次活動不僅是一次以教師社會情感學習為主題的專業探討,也充分發揮了圖書館推廣閱讀、特別是教師閱讀的職業使命。舉措包括:向每位參會者發放《寧波市優秀校園閱讀推廣案例匯編》一書、激勵性發放《世上為什么要有圖書館》一書,并對卓越教師閱讀團隊主理人進行訪談,宣傳和推動校級教師閱讀團隊建設。\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17/11A1DC4071FEDED821FDA0955A74287AAC0F2392_size187_w1920_h1280.jpg\" />\u003cspan style=\"color: rgb(127, 127, 127); font-family: 楷體, 楷體_GB2312, SimKai, "Kaiti SC"; font-size: 14px;\">裘村鎮中心小學蔣增裕校長介紹卓越教師讀書團隊“清和書社”\u003c/span>\u003c/p>\u003cp>據悉,“甬上云讀”教師閱讀推廣計劃是由寧波市教育局指導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主辦的“寧波市青少年讀書季”中的教師閱讀推廣部分。2021年起,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聯合寧波縣市區多家優秀校園教師閱讀團隊、優秀教師閱讀領雁人和地方知名教育專家,共同推出了以“足不出戶,行走云端,共享閱讀智慧;甬上云讀,讓寧波教師愛上讀書”為宗旨的共讀計劃。以每月共讀一本書為目標,結合線上導讀會、線下分享(與爭鳴)會、釘釘日常打卡,甬上云讀讓寧波地區的教師讀者逐步實現了“初識專業閱讀”“讀起來”“讀得深”。\u003c/p>\u003cp>(通訊員 金琦)\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謝思潔","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548308/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社會","cateid":"548308","catename":"鳳凰網寧波","logo":"https://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201010/11/wemedia/5a68ca01a436772927546cfba868774629fcaea8_size286_w1600_h1600.jpg","description":"鳳凰網寧波頻道,每天向您傳播寧波最新最快新聞資訊。","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548308","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548308","eAccountId":548308,"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80237075","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548308/media","newsTime":"2025-04-20 08:52:28","lastArticleAddress":"來自北京"}},"keywords":"教師,情感,社會,老師,寧波,兩地,校長,雙城,數學,sel","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4月19日上午,一場主題為“雙城問潮:甬舟教師SEL共讀探索”跨域教師共讀活動在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實驗學校長峙校區的演播廳展開。這是由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甬上云讀”教師專業閱讀推廣項目今年開展的第二期共讀分享活動。2024年寧波市卓越教師閱讀團隊奉化區裘村鎮中心小學“清和書社”的6名教師在蔣增裕校長的帶隊下與舟山南海實驗學校長峙小學、舟山綠城育華學校選派的6名教師共同在這場活動中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國別和區域研究所所長、教育學博士丁旭副教授,應邀也參與了本次活動進行學術分享。這次跨域活動得到長期關注寧波教師閱讀推廣工作發展的舟山長峙小學周燕娜校長積極推動、三家學校聯合支持。 回應新世紀以來的教育挑戰,教育界的新觀念“浪潮”不斷涌現。其中,社會情感學習(Social-Emotional Learning,簡稱SEL)便是越來越受關注的教育話題之一。因此,甬上云讀教師專業閱讀推廣項目在2025年世界讀書月為寧波及周邊教師朋友推薦并共讀《社會情感學習:教師如何做,師生才幸福》([美]南希·弗雷/道格拉斯·費希力/多米尼克·史密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從PBL(項目化學習)到SEL,是課堂更追求觸達心靈的一種理念和實踐進步。”在4月12日晚的第一環節導讀講座中,該書譯者、“蔚來教育”創始人、CASEL國際合作伙伴邢天驕老師說,“社會情感學習與傳統的德育工作、心理輔導和班會工作有所不同。在當前它顯得特別重要,面對人工智能,人們更需反思教育的本質,關注培養‘人’,關懷和建立人的意義感 。”社會情感學習,涉及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關系技能和盡責決策五個方面的情境化系統。“它是‘成為你自己的能力’。”邢老師簡潔地總結道。 4月19日開展的分享活動,是繼導讀講座和共讀打卡后的第三個“甬上云讀”共讀步驟。活動中,兩地教師首先結合各自的體驗介紹了各章的主要內容。比如,鮑鴻乾老師從“身份認同、歸屬感與親社會技能”的三大理念出發,分享了帶領學生從數學恐懼到數學自信、自我學習到團隊成就、數學分歧到共情協作的策略方法。司徒嬌老師則以《用情緒點亮教育課堂》為題,分享教育中的情緒調節工具和策略。老師們的介紹一下子拉近了“社會情感學習”的學術名詞和一線教師的真實體驗。“學生的發展真的需要老師們的陪伴,這是人工智能所替代不了的。情感很好,但是對老師來說,情感的控制也不容易,需要認知上的不斷成長。我們需要不斷學習社會情感能力。”觀眾南海長峙小學科學老師劉陸裘聽后說。 其后,丁旭副教授以《社會情感學習(SEL):助力師生成長與幸福》為題,為聽眾介紹了“成功智力與SEL”“SEL的5項能力”“SEL的關鍵環境”,并把創造支持性課堂環境、合作性學習和反思性寫作作為提升SEL的重要教學策略。同時她指出,中國古話“親其師,信其道 ”,說明社會情感學習具有中國教育文化的天然親和力。“丁教授逐字逐句從英文給我們講解,非常細致,讓我更清晰地明白了‘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等概念。”在后面的“夸夸”互動環節中,來自舟山綠城育華學校的王丹老師說。 在實踐話題交流環節,兩地老師更是暢所欲言。奉化的毛怡老師特別強調社會情感學習是一個人需要終生學習并能終生受益的,陳芊汛、葉翔翔老師則提及家庭教育的缺位在個人成長和學生成長過程中造成的社會情感能力缺失。蔣增裕校長以“我發現”為句式的“微作文”作業設計為例,介紹了建設校園社會情感學習文化的一次具體實施。“原來,微作文不僅是簡短的日記,還可以成為我們培養學生社會情感的契機。”南海實驗學校長峙小學的徐飛副校長在“夸夸”互動中說。 本次活動不僅是一次以教師社會情感學習為主題的專業探討,也充分發揮了圖書館推廣閱讀、特別是教師閱讀的職業使命。舉措包括:向每位參會者發放《寧波市優秀校園閱讀推廣案例匯編》一書、激勵性發放《世上為什么要有圖書館》一書,并對卓越教師閱讀團隊主理人進行訪談,宣傳和推動校級教師閱讀團隊建設。 據悉,“甬上云讀”教師閱讀推廣計劃是由寧波市教育局指導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主辦的“寧波市青少年讀書季”中的教師閱讀推廣部分。2021年起,寧波大學園區圖書館聯合寧波縣市區多家優秀校園教師閱讀團隊、優秀教師閱讀領雁人和地方知名教育專家,共同推出了以“足不出戶,行走云端,共享閱讀智慧;甬上云讀,讓寧波教師愛上讀書”為宗旨的共讀計劃。以每月共讀一本書為目標,結合線上導讀會、線下分享(與爭鳴)會、釘釘日常打卡,甬上云讀讓寧波地區的教師讀者逐步實現了“初識專業閱讀”“讀起來”“讀得深”。 (通訊員 金琦)雙城問潮:甬舟兩地教師共學“社會情感學習”,增進師生幸福力
獨家搶先看線上導讀講座直播截圖
司徒嬌老師章節閱讀分享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丁旭副教授分享
實踐交流環節
裘村鎮中心小學蔣增裕校長介紹卓越教師讀書團隊“清和書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