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1月15日\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在云南省大理州舉辦\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經各地推薦、網友評議\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和專家評審等環節\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共有153人(組)\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敬業奉獻、孝老愛親身邊好人光榮上榜\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strong>其中,寧波杜瑩\u003c/strong>\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strong>當選助人為樂類“中國好人”\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03/F141FD6DD4A2DB6111795C794EB904C69E7F9624_size461_w1080_h620.png\" alt=\"圖片\" />\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strong>一起來看杜瑩的故事\u003c/strong>\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strong>女教師用畫筆\u003c/strong>\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strong>助力中國傳統文化“煥新”\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03/5FE133E91738B8893955E6DAEE81E9CFCCBF64FD_size66_w1080_h743.jpg\" alt=\"圖片\" />\u003c/p>\u003cp>杜瑩,女,1982年7月生,中共黨員,浙江省寧波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副教授。杜瑩巧用“動漫+百科”方式解碼傳統文化,創作全國桂冠童書《漫話國寶》等47部優秀圖書,合作推出文創產品300余件,讓海內外讀者領略中華文化精髓。她時刻牢記回饋社會,積極開展公益講座和科普活動,用專業技能助力鄉村振興。杜瑩曾獲“浙江好人”、浙江省“三育人”先進個人等榮譽。\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strong>玉汝于成 \u003c/strong>\u003cstrong>做中華文化的傳播者\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03/547C867BC69545F0C6B3A44742B5E1F5719D94B4_size65_w1080_h601.jpg\" alt=\"圖片\" />\u003c/p>\u003cp>杜瑩從事藝術史教學十余年。授課時,她發現不少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有限,對中式審美一知半解。為了讓文物“活”起來,她開始探索用“動漫+百科”的方式,創作講述國寶及其背后故事的《國寶漫畫說》。這門課程上線后,有近萬人選課并點贊,成為精品課程。\u003c/p>\u003cp>為了讓傳統文化更有趣、多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杜瑩創作圖書時反反復復改稿,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張圖都認真核對和考證,有時一張圖就會改上幾十遍。她用了7年時間,出版《漫話國寶》系列叢書12冊,發行量超100萬冊,成為中小學館配圖書,同時面向84個國家65000多所圖書館,輸出中國傳統文化。如今,她帶領的團隊已創作47部通俗易懂、寓教于樂的傳統文化漫畫圖書,向青少年群體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中,《二十四節氣地板拼圖大書》受邀參加博洛尼亞世界童書展,在海內外擁有百萬讀者。\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03/78AA015582AF73B7189A3F67F65854E045CB737B_size70_w800_h800.jpg\" alt=\"圖片\" />\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03/B434D69B75289934F951EF726BB15F1965289FA8_size75_w800_h800.jpg\" alt=\"圖片\" />\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03/6E3EB7C756F3F819CC4D04613FC76B5BE4C38FEF_size108_w1071_h713.jpg\" alt=\"圖片\" />\u003c/p>\u003cp>這些年來,杜瑩帶領團隊積極探索多維度的創新,與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敦煌文創合作建立研發實踐基地,設計開發300余件文創新產品。截至目前,《百子圖》《西游記》《慶賞升平》等作品入選全國百佳文創。《留念敦煌》藝術寶盒、飛天、藻井等系列兒童文創玩具,還被作為優秀案例收錄于《中國文創典鑒2020》。\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strong>初心如磐 做教育公益的踐行者\u003c/strong>\u003c/p>\u003cp>盡管創作繁忙,杜瑩時刻不忘回饋社會。近年來,她開展公益講座,進行流動科普,足跡遍布7個城市、42所小學及36個鄉村。\u003c/p>\u003cp>一次去村里給孩子們做科普活動時,一位老人吸引了杜瑩的注意。老人在后面聽得特別認真,還用手機拍,后來知道是他的孫子因腿傷不能來,但小朋友很喜歡看央視的國家寶藏,村里又難得有科普活動。得知這一情況后,杜瑩特意跑到小男孩家里,為他一個人又上了一次課。類似的故事數不勝數,杜瑩常說:“看到孩子們眼里的星星,一切付出都值得。”近幾年,杜瑩帶領學生用專業技能助力鄉村振興。她所在學院的“傳聲童”傳統文化科普基地成為省級社科科普基地。基地開發了趣味線上線下課程,開展生動的互動講座及靈活的流動科普展,送科普進學校、社區和農村文化禮堂,積極推廣和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特色地方文化。截至目前,杜瑩已經帶領學生團隊制作線上公益課300多節,開展線下公益講座100多場、流動科普展50多場。\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03/5064702E70CBEEA6FF56D85D042EA2D96CE70293_size160_w1080_h720.jpg\" alt=\"圖片\" />\u003c/p>\u003cp>“傳統文化雖然有傳統兩字,但并不是陳舊枯燥的,它不斷散發著魅力,是我們寶貴的精神力量。”杜瑩說。\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strong>勇毅向前 做民族文化的宣傳者\u003c/strong>\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03/78C8AD28DB5C5B091A42A26C41A66258F3680844_size132_w1080_h740.jpg\" alt=\"圖片\" />\u003c/p>\u003cp>一次前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的途中,杜瑩遇到了一個七八歲的彝族小姑娘,小小的個頭背著近50斤的土豆背簍,熱情地帶著團隊采風。后來,杜瑩了解到小女孩的母親已經去世,父親是殘障人士,家中還有弟弟妹妹,她小小年紀承擔起家中重擔。被這個彝族女孩的熱情和樂觀深深打動,杜瑩打心底里想做些什么。“我想我擅長的還是做一些好的文創產品,帶動他們的旅游產業,也能把彝族的民族特色推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喜德。”杜瑩說。\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03/1E2D9035FED950D90FA94A19A48F45396657CF74_size91_w592_h835.jpg\" alt=\"圖片\" />\u003c/p>\u003cp>在喜德,杜瑩和團隊看到了彝族傳統手工藝彝繡的精致秀麗,感受了彝族火把節的熱鬧非凡。為助力當地文旅宣傳,杜瑩與她的“彝情藝夢入涼山”社會實踐團隊,多次前往喜德采風,最終設計出一組喜德特色的IP形象。其中,一個小女孩形象則來源于杜瑩遇到的彝族小姑娘。同時,團隊創作出一套涼山特色IP場景圖。通過這次實踐,學生的應用研究能力和應用實踐能力與當地產業“嫁接”“融合”,為民族文化的傳播再添一把火。目前,團隊和當地確定了下一步合作計劃,免費為當地設計旅游手繪地圖、旅游手冊,創作彝族故事繪本、農特產包裝設計等文創產品,為講好涼山故事盡自己的一份力。\u003c/p>\u003cp>“讓傳統文化的種子生根發芽,是我會一直堅持做下去的事情。”杜瑩說。\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strong>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u003c/strong>\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strong>完整榜單\u003c/strong>\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5_03/A0B0A17E5272A4240400169E7A7F8A6FBDADEC3E_size3658_w1080_h4983.png\" alt=\"圖片\" />\u003c/p>\u003cp class=\"textAlignCenter\" style=\"text-align: left;\">來源:文明寧波、中國文明網\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謝思潔","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548308/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社會","cateid":"548308","catename":"鳳凰網寧波","logo":"https://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201010/11/wemedia/5a68ca01a436772927546cfba868774629fcaea8_size286_w1600_h1600.jpg","description":"鳳凰網寧波頻道,每天向您傳播寧波最新最快新聞資訊。","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548308","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548308","eAccountId":548308,"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80237075","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548308/media","newsTime":"2025-01-16 17:08:07","lastArticleAddress":"來自北京"}},"keywords":"杜瑩,彝族,寧波,傳統文化,公益,文創,圖書,講座,基地,好人","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1月15日 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 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 在云南省大理州舉辦 經各地推薦、網友評議 和專家評審等環節 共有153人(組) 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 敬業奉獻、孝老愛親身邊好人光榮上榜 其中,寧波杜瑩 當選助人為樂類“中國好人” 一起來看杜瑩的故事 女教師用畫筆 助力中國傳統文化“煥新” 杜瑩,女,1982年7月生,中共黨員,浙江省寧波工程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副教授。杜瑩巧用“動漫+百科”方式解碼傳統文化,創作全國桂冠童書《漫話國寶》等47部優秀圖書,合作推出文創產品300余件,讓海內外讀者領略中華文化精髓。她時刻牢記回饋社會,積極開展公益講座和科普活動,用專業技能助力鄉村振興。杜瑩曾獲“浙江好人”、浙江省“三育人”先進個人等榮譽。 玉汝于成 做中華文化的傳播者 杜瑩從事藝術史教學十余年。授課時,她發現不少學生的傳統文化知識有限,對中式審美一知半解。為了讓文物“活”起來,她開始探索用“動漫+百科”的方式,創作講述國寶及其背后故事的《國寶漫畫說》。這門課程上線后,有近萬人選課并點贊,成為精品課程。 為了讓傳統文化更有趣、多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杜瑩創作圖書時反反復復改稿,每一個知識點、每一張圖都認真核對和考證,有時一張圖就會改上幾十遍。她用了7年時間,出版《漫話國寶》系列叢書12冊,發行量超100萬冊,成為中小學館配圖書,同時面向84個國家65000多所圖書館,輸出中國傳統文化。如今,她帶領的團隊已創作47部通俗易懂、寓教于樂的傳統文化漫畫圖書,向青少年群體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中,《二十四節氣地板拼圖大書》受邀參加博洛尼亞世界童書展,在海內外擁有百萬讀者。 這些年來,杜瑩帶領團隊積極探索多維度的創新,與國家圖書館、國家典籍博物館、敦煌文創合作建立研發實踐基地,設計開發300余件文創新產品。截至目前,《百子圖》《西游記》《慶賞升平》等作品入選全國百佳文創。《留念敦煌》藝術寶盒、飛天、藻井等系列兒童文創玩具,還被作為優秀案例收錄于《中國文創典鑒2020》。 初心如磐 做教育公益的踐行者 盡管創作繁忙,杜瑩時刻不忘回饋社會。近年來,她開展公益講座,進行流動科普,足跡遍布7個城市、42所小學及36個鄉村。 一次去村里給孩子們做科普活動時,一位老人吸引了杜瑩的注意。老人在后面聽得特別認真,還用手機拍,后來知道是他的孫子因腿傷不能來,但小朋友很喜歡看央視的國家寶藏,村里又難得有科普活動。得知這一情況后,杜瑩特意跑到小男孩家里,為他一個人又上了一次課。類似的故事數不勝數,杜瑩常說:“看到孩子們眼里的星星,一切付出都值得。”近幾年,杜瑩帶領學生用專業技能助力鄉村振興。她所在學院的“傳聲童”傳統文化科普基地成為省級社科科普基地。基地開發了趣味線上線下課程,開展生動的互動講座及靈活的流動科普展,送科普進學校、社區和農村文化禮堂,積極推廣和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特色地方文化。截至目前,杜瑩已經帶領學生團隊制作線上公益課300多節,開展線下公益講座100多場、流動科普展50多場。 “傳統文化雖然有傳統兩字,但并不是陳舊枯燥的,它不斷散發著魅力,是我們寶貴的精神力量。”杜瑩說。 勇毅向前 做民族文化的宣傳者 一次前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喜德縣的途中,杜瑩遇到了一個七八歲的彝族小姑娘,小小的個頭背著近50斤的土豆背簍,熱情地帶著團隊采風。后來,杜瑩了解到小女孩的母親已經去世,父親是殘障人士,家中還有弟弟妹妹,她小小年紀承擔起家中重擔。被這個彝族女孩的熱情和樂觀深深打動,杜瑩打心底里想做些什么。“我想我擅長的還是做一些好的文創產品,帶動他們的旅游產業,也能把彝族的民族特色推出去,讓更多的人了解喜德。”杜瑩說。 在喜德,杜瑩和團隊看到了彝族傳統手工藝彝繡的精致秀麗,感受了彝族火把節的熱鬧非凡。為助力當地文旅宣傳,杜瑩與她的“彝情藝夢入涼山”社會實踐團隊,多次前往喜德采風,最終設計出一組喜德特色的IP形象。其中,一個小女孩形象則來源于杜瑩遇到的彝族小姑娘。同時,團隊創作出一套涼山特色IP場景圖。通過這次實踐,學生的應用研究能力和應用實踐能力與當地產業“嫁接”“融合”,為民族文化的傳播再添一把火。目前,團隊和當地確定了下一步合作計劃,免費為當地設計旅游手繪地圖、旅游手冊,創作彝族故事繪本、農特產包裝設計等文創產品,為講好涼山故事盡自己的一份力。 “讓傳統文化的種子生根發芽,是我會一直堅持做下去的事情。”杜瑩說。 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 完整榜單 來源:文明寧波、中國文明網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寧波1人上榜
獨家搶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