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span style=\"font-size: 14px;\">服務寧波象山賽區的“小青荷”\u003c/span>\u003c/p>\u003cp>9月28日下午,隨著半邊山沙排中心最后一個獎項頒出,杭州第19屆亞運會寧波象山賽區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來自寧波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財經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們圓滿完成任務。\u003c/p>\u003cp>從9月16日正式入駐場館,到9月28日象山賽區賽事結束,十多天的志愿服務,來自寧波高校的“小青荷”們服務于競賽技術運行、反興奮劑、禮賓接待、場館運行、升旗手、隨隊翻譯、語言服務助理、媒體運行、轉播服務等多個崗位。\u003c/p>\u003cp>看似簡單的動作,他們早已練習成千上萬次;反應機敏的背后,是他們周到詳盡的應急預案;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里,是他們做好東道主、迎接八方來客的熱誠。\u003c/p>\u003cp>他們付出了辛勞,收獲了贊譽;他們展現出志愿服務的專業性,讓國際友人主動“求合影”;他們以志愿者為“名片”講述的中國故事,展現的青年風采,讓人印象深刻……\u003c/p>\u003cp>此時此刻,他們帶著無比榮耀的心情,感受萬家團圓,感念祖國強大。我們也邀請了來自三所高校的志愿者講述他們的志愿服務故事。\u003c/p>\u003cp>\u003cstrong>李昕怡:外國運動員主動“求合影”\u003c/strong>\u003c/p>\u003cp>“What can I do for you?”這句話是寧波亞運分村志愿者李昕怡在志愿服務期間,講的最多的一句話。\u003c/p>\u003cp style=\"text-align: center;\">\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40/34AE7D7DE222944A164419D27D8066F29ECC59AE_size117_w1080_h810.jpg\" alt=\"圖片\" />\u003cspan style=\"font-size: 14px;\">來自寧波高校的“小青荷”。受訪者供圖\u003c/span>\u003c/p>\u003cp>李昕怡是本屆亞運會的一名語言服務志愿者,目前在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2021級英語專業就讀,她曾在兩年前參加杭州第19屆亞運會“中國移動杯亞運英語之星”大賽,獲寧波大學復賽一等獎,當時她就決心要成為一名亞運會志愿者。\u003c/p>\u003cp style=\"text-align: center;\">\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40/A24CEF3D16C68E08B1C1F3355C66865C8E193FF2_size109_w1080_h833.jpg\" alt=\"圖片\" />\u003cspan style=\"font-size: 14px;\">李昕怡與男子帆板銅牌得主埃阿巴德?阿里合影。受訪者供圖\u003c/span>\u003c/p>\u003cp>在服務寧波象山賽區時,李昕怡每天都會遇到來自各個國家的運動員、技術官員,“他們的提問各種各樣,內容繁多,我們的工作就是了解每一位咨詢人員的需求,并予以解決和幫助。這可能聽起來比較簡單,但真正處理起來,會有很多溝通上的不便,很多國外運動員都會一點英語,但是因為地域的差異,有的運動員口音比較重,這很考驗我們的聽力。”李昕怡說。\u003c/p>\u003cp style=\"text-align: center;\">\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40/88C06196CB32E3F5F6CD1F9BB0381269529020C9_size65_w1080_h720.jpg\" alt=\"圖片\" />\u003cspan style=\"font-size: 14px;\">李昕怡與巴基斯坦隊員合影。受訪者供圖\u003c/span>\u003c/p>\u003cp>李昕怡回憶,一天上午,來自巴基斯坦的3名運動員急匆匆走向綜合服務臺。李昕怡立即上前耐心詢問,原來他們錯過了固定時間的班車,可能會因此錯過比賽。李昕怡迅速向自己的業務主管報告,幫助溝通安排車輛,期間她耐心安撫這3名運動員的情緒,及時傳達最新動態,最終這3名運動員順利完成了比賽。賽后,他們見到了李昕怡,主動要求合影,感謝她的幫助。類似這樣的故事在亞運會期間經常發生。\u003c/p>\u003cp style=\"text-align: center;\">\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40/A1CA7B3E1FD8666DC3B36893D1D9A5925B0BACC5_size86_w1080_h810.jpg\" alt=\"圖片\" />\u003cspan style=\"font-size: 14px;\">李昕怡及同伴為各國和地區隊伍提供服務后互相交換的徽章。受訪者供圖\u003c/span>\u003c/p>\u003cp>“除了為國外運動員、技術官員提供語言服務,我也會向他們介紹中國文化。這場在家門口舉辦的亞運會,不光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一個發揮專業優勢向各國友人講好中國故事的舞臺。”李昕怡說。\u003c/p>\u003cp>\u003cstrong>張晨曦:亞運會上當“管家”\u003c/strong>\u003c/p>\u003cp>在寧波亞運分村的眾多志愿者中,有這樣一類特殊的“小青荷”:他們沒有固定的工作地點,沒有重復的工作內容,卻時常來回奔走于亞帆中心與亞運分村之間,扮演著各參賽代表隊“管家”的重要角色,為比賽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不容或缺的保障作用。他們便是各參賽代表隊的隨隊助理。\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40/DADAC62C62FD28AB734FEC4D55B6DCA665DDD8E4_size42_w675_h506.jpg\" alt=\"圖片\" />\u003c/p>\u003cp>寧波諾丁漢大學英語研究與國際商務專業學生張晨曦就是這樣的志愿者。9月21日,杭州亞運會開啟了帆船項目的比賽。作為新加坡代表隊的隨隊助理,張晨曦一天的工作在清晨六點拉開序幕:清點運動員人數,跟隨他們前往亞帆比賽中心,協助他們順利檢錄,之后便是長達八小時的隨時待命。\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40/24F80EDF975C40B1F174827F203550033C1B0B6A_size66_w777_h583.jpg\" alt=\"圖片\" />\u003c/p>\u003cp>這個崗位的工作看似瑣碎,重要性卻不容小覷:大到比賽過程中與裁判溝通的翻譯、運動員不同時間段來回亞運分村的車次安排;小到運動員在亞運分村期間油鹽醬醋的供給、衣食住行的保障……簡單來說,隨隊助理是各參賽代表隊與亞組委競賽、交通、餐飲等各領域間聯系溝通的紐帶,運動員代表隊提出的所有需求和建議都會通過隨隊助理轉達到亞委會的各相關部門。作為一個運動員代表隊的“管家”,除了需要講一口流利的英語,更要具備跨文化交流的能力。\u003c/p>\u003cp>對于張晨曦而言,隨隊助理不僅是工作上的紐帶,更是友誼與情感上的紐帶。新加坡代表隊剛入住亞運分村時,語言上的障礙讓新加坡領隊無法在超市購買所需要的物資,張晨曦聽說后便主動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前往附近超市為他們購買并送到了新加坡領隊的手中。\u003c/p>\u003cp>經過一段時間的朝夕相處,張晨曦早已跟新加坡代表隊的領隊及運動員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隊員們會時常問起張晨曦的校園學習生活,而暑假在新加坡的旅游經歷也讓張晨曦有了不少與他們聊天的話題。\u003c/p>\u003cp>談到成為亞運會志愿者的感受時,張晨曦興奮地表示,作為一名中國人,很驕傲能以賽事志愿者的身份與世界一起見證杭州亞運會的成功開展。\u003c/p>\u003cp>\u003cstrong>王剛:平沙“快準穩”的秘訣\u003c/strong>\u003c/p>\u003cp>亞運會的沙排比賽中,隨著對局結束的哨聲響起,“小青荷”們抄起平沙耙,迅速將坑洼的沙地整理平整,這就是平沙員的工作日常。王剛就是平沙員,這個動作他一天要頂著烈日重復40多次。\u003c/p>\u003cp>王剛是寧波財經學院22級播音主持與藝術專業的學生,大一一入學就報名參加了杭州亞運會賽會志愿者的招募,通過層層面試選拔才當上了“小青荷”。\u003c/p>\u003cp>王剛可是一名“資深”的平沙員,他在今年4月份的全國沙排大滿貫賽中就擔任了平沙員。經過近5個月的培訓和實踐,他早已掌握了平沙的技巧和要求。在場上只要哨聲一響,他就能迅速沖向需要平整的沙地區域,快速地來回推動沙耙,將場地整理平整。\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40/869B0E17FC07F055A3AB389EE9ADDBF209F1B12D_size282_w1080_h1440.jpg\" alt=\"圖片\" />\u003c/p>\u003cp>“平沙員的工作看似簡單,但實際上,這是一項對身體和技巧都有很高要求的工作。”雖然平沙員必須具備的“快”“準”“穩”技巧王剛早已“拿捏”,但他還是不敢有絲毫松懈。\u003c/p>\u003cp>“每個位置都要平一遍,要仔細關注比賽的進程,不能放過任何需要平整的地方。一上午下來,手掌都會磨出水泡。”王剛說,平沙員要在超過30℃的高溫下,在沒有任何遮擋物的主場進行平沙。而且每天7點就要到達場館進行準備工作,在比賽結束后也需要將沙地平整好再離場,工作強度也不小。\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3_40/78B3B2203270BC2C3980F8ACD40E9BBDF0970109_size238_w960_h1280.jpg\" alt=\"圖片\" />\u003c/p>\u003cp>“還有就是要快,平沙員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每場比賽在技術暫停或運動員請求暫停時,我們就要迅速地沖向場地進行平沙。每次只有30秒左右的時間。”王剛說,在這過程中他們還要做到全程狀態飽滿,克服沙地揚沙進入眼睛和防止摔跤,“真的是要眼觀四方,手快如風。”\u003c/p>\u003cp>“亞運賽事留給我的不光是磨在手上的水泡、被曬得黝黑的皮膚,還讓我收獲了成長,教會了我如何奉獻。”王剛說。\u003c/p>\u003cp>(來源:文明寧波)\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胡佳琪","faceUrl":"http://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548308/media","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type":"vampire","cateSource":"","isShowSign":0,"parentid":"0","parentname":"社會","cateid":"548308","catename":"鳳凰網寧波","logo":"https://d.ifengimg.com/q100/img1.ugc.ifeng.com/newugc/20201010/11/wemedia/5a68ca01a436772927546cfba868774629fcaea8_size286_w1600_h1600.jpg","description":"鳳凰網寧波頻道,每天向您傳播寧波最新最快新聞資訊。","api":"http://api.3g.ifeng.com/api_wemedia_list?cid=548308","show_link":1,"share_url":"https://share.iclient.ifeng.com/share_zmt_home?tag=home&cid=548308","eAccountId":548308,"status":1,"honorName":"","honorImg":"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1a8b50ea7b17cb0size3_w42_h42.png","honorImg_night":"http://x0.ifengimg.com/cmpp/2020/0907/b803b8509474e6asize3_w42_h42.png","forbidFollow":0,"forbidJump":0,"fhtId":"80237075","view":1,"sourceFrom":"","declare":"","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authorUrl":"https://ishare.ifeng.com/mediaShare/home/548308/media","newsTime":"2023-10-02 19:44:43","lastArticleAddress":"來自北京"}},"keywords":"亞運會,運動員,李昕怡,志愿者,寧波,代表隊,王剛,張晨曦,小青荷,平沙員","hasCopyRight":tru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9月28日下午,隨著半邊山沙排中心最后一個獎項頒出,杭州第19屆亞運會寧波象山賽區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來自寧波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寧波財經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們圓滿完成任務。 從9月16日正式入駐場館,到9月28日象山賽區賽事結束,十多天的志愿服務,來自寧波高校的“小青荷”們服務于競賽技術運行、反興奮劑、禮賓接待、場館運行、升旗手、隨隊翻譯、語言服務助理、媒體運行、轉播服務等多個崗位。 看似簡單的動作,他們早已練習成千上萬次;反應機敏的背后,是他們周到詳盡的應急預案;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里,是他們做好東道主、迎接八方來客的熱誠。 他們付出了辛勞,收獲了贊譽;他們展現出志愿服務的專業性,讓國際友人主動“求合影”;他們以志愿者為“名片”講述的中國故事,展現的青年風采,讓人印象深刻…… 此時此刻,他們帶著無比榮耀的心情,感受萬家團圓,感念祖國強大。我們也邀請了來自三所高校的志愿者講述他們的志愿服務故事。 李昕怡:外國運動員主動“求合影” “What can I do for you?”這句話是寧波亞運分村志愿者李昕怡在志愿服務期間,講的最多的一句話。 李昕怡是本屆亞運會的一名語言服務志愿者,目前在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2021級英語專業就讀,她曾在兩年前參加杭州第19屆亞運會“中國移動杯亞運英語之星”大賽,獲寧波大學復賽一等獎,當時她就決心要成為一名亞運會志愿者。 在服務寧波象山賽區時,李昕怡每天都會遇到來自各個國家的運動員、技術官員,“他們的提問各種各樣,內容繁多,我們的工作就是了解每一位咨詢人員的需求,并予以解決和幫助。這可能聽起來比較簡單,但真正處理起來,會有很多溝通上的不便,很多國外運動員都會一點英語,但是因為地域的差異,有的運動員口音比較重,這很考驗我們的聽力。”李昕怡說。 李昕怡回憶,一天上午,來自巴基斯坦的3名運動員急匆匆走向綜合服務臺。李昕怡立即上前耐心詢問,原來他們錯過了固定時間的班車,可能會因此錯過比賽。李昕怡迅速向自己的業務主管報告,幫助溝通安排車輛,期間她耐心安撫這3名運動員的情緒,及時傳達最新動態,最終這3名運動員順利完成了比賽。賽后,他們見到了李昕怡,主動要求合影,感謝她的幫助。類似這樣的故事在亞運會期間經常發生。 “除了為國外運動員、技術官員提供語言服務,我也會向他們介紹中國文化。這場在家門口舉辦的亞運會,不光是一場體育盛會,也是一個發揮專業優勢向各國友人講好中國故事的舞臺。”李昕怡說。 張晨曦:亞運會上當“管家” 在寧波亞運分村的眾多志愿者中,有這樣一類特殊的“小青荷”:他們沒有固定的工作地點,沒有重復的工作內容,卻時常來回奔走于亞帆中心與亞運分村之間,扮演著各參賽代表隊“管家”的重要角色,為比賽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不容或缺的保障作用。他們便是各參賽代表隊的隨隊助理。 寧波諾丁漢大學英語研究與國際商務專業學生張晨曦就是這樣的志愿者。9月21日,杭州亞運會開啟了帆船項目的比賽。作為新加坡代表隊的隨隊助理,張晨曦一天的工作在清晨六點拉開序幕:清點運動員人數,跟隨他們前往亞帆比賽中心,協助他們順利檢錄,之后便是長達八小時的隨時待命。 這個崗位的工作看似瑣碎,重要性卻不容小覷:大到比賽過程中與裁判溝通的翻譯、運動員不同時間段來回亞運分村的車次安排;小到運動員在亞運分村期間油鹽醬醋的供給、衣食住行的保障……簡單來說,隨隊助理是各參賽代表隊與亞組委競賽、交通、餐飲等各領域間聯系溝通的紐帶,運動員代表隊提出的所有需求和建議都會通過隨隊助理轉達到亞委會的各相關部門。作為一個運動員代表隊的“管家”,除了需要講一口流利的英語,更要具備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對于張晨曦而言,隨隊助理不僅是工作上的紐帶,更是友誼與情感上的紐帶。新加坡代表隊剛入住亞運分村時,語言上的障礙讓新加坡領隊無法在超市購買所需要的物資,張晨曦聽說后便主動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前往附近超市為他們購買并送到了新加坡領隊的手中。 經過一段時間的朝夕相處,張晨曦早已跟新加坡代表隊的領隊及運動員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隊員們會時常問起張晨曦的校園學習生活,而暑假在新加坡的旅游經歷也讓張晨曦有了不少與他們聊天的話題。 談到成為亞運會志愿者的感受時,張晨曦興奮地表示,作為一名中國人,很驕傲能以賽事志愿者的身份與世界一起見證杭州亞運會的成功開展。 王剛:平沙“快準穩”的秘訣 亞運會的沙排比賽中,隨著對局結束的哨聲響起,“小青荷”們抄起平沙耙,迅速將坑洼的沙地整理平整,這就是平沙員的工作日常。王剛就是平沙員,這個動作他一天要頂著烈日重復40多次。 王剛是寧波財經學院22級播音主持與藝術專業的學生,大一一入學就報名參加了杭州亞運會賽會志愿者的招募,通過層層面試選拔才當上了“小青荷”。 王剛可是一名“資深”的平沙員,他在今年4月份的全國沙排大滿貫賽中就擔任了平沙員。經過近5個月的培訓和實踐,他早已掌握了平沙的技巧和要求。在場上只要哨聲一響,他就能迅速沖向需要平整的沙地區域,快速地來回推動沙耙,將場地整理平整。 “平沙員的工作看似簡單,但實際上,這是一項對身體和技巧都有很高要求的工作。”雖然平沙員必須具備的“快”“準”“穩”技巧王剛早已“拿捏”,但他還是不敢有絲毫松懈。 “每個位置都要平一遍,要仔細關注比賽的進程,不能放過任何需要平整的地方。一上午下來,手掌都會磨出水泡。”王剛說,平沙員要在超過30℃的高溫下,在沒有任何遮擋物的主場進行平沙。而且每天7點就要到達場館進行準備工作,在比賽結束后也需要將沙地平整好再離場,工作強度也不小。 “還有就是要快,平沙員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每場比賽在技術暫停或運動員請求暫停時,我們就要迅速地沖向場地進行平沙。每次只有30秒左右的時間。”王剛說,在這過程中他們還要做到全程狀態飽滿,克服沙地揚沙進入眼睛和防止摔跤,“真的是要眼觀四方,手快如風。” “亞運賽事留給我的不光是磨在手上的水泡、被曬得黝黑的皮膚,還讓我收獲了成長,教會了我如何奉獻。”王剛說。 (來源:文明寧波)寧波“小青荷”服務亞運賽事,聽聽他們的故事
獨家搶先看服務寧波象山賽區的“小青荷”
來自寧波高校的“小青荷”。受訪者供圖
李昕怡與男子帆板銅牌得主埃阿巴德?阿里合影。受訪者供圖
李昕怡與巴基斯坦隊員合影。受訪者供圖
李昕怡及同伴為各國和地區隊伍提供服務后互相交換的徽章。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