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北區緊緊圍繞“四個不摘”的要求,通過“五化五提升”工作機制,加強東西部扶貧協作,狠抓政策落實,深化與貴州省黔西南州冊亨縣扶貧勞務協作,努力實現“短期培訓、普通崗位、快速上手”的因人設崗就業向“高質量、高標準、高效率”的穩定因崗擇人就業轉變,鞏固就業脫貧攻堅成果。2018-2020年,我區累計為冊亨當地貧困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7720個,完成批量轉移就業758人,位列全市前列。近年來,江北-冊亨勞務扶貧工作被國家級、省市級媒體報道50余篇次;2019年,江北-冊亨就業扶貧工作獲上級肯定,獲寧波市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局長何國強批示表揚,并被央視《新聞聯播》頭條報道。主要做法有:
一、“協同推進”,政策扶持“力度空前”
一是強化工作考核。高度重視東西部勞務協作工作,列入年度重點工作,我區專門成立勞務協作和人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確保工作順利推進。揭牌成立貴州省冊亨縣駐寧波市江北區勞務協作工作站,切實提高勞務引進的組織化程度。今年,為進一步打造東西部勞務協作江北“金字招牌”,經多次對接協調,制定出臺《江北區高質量推進東西部勞務協作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明確工作目標到2022年底,江北累計吸納冊亨人員來甬就業1000人以上,培訓務工人員10000名以上,培育冊亨籍致富帶頭人和創業創新人才100名以上。二是強化政策引領。通過崗位補貼、社保補貼、第三方職介補貼、招聘補貼等政策,構建全方位就業扶貧政策扶持體系,多方聚力提高社會參與率。對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每吸納1名對口扶貧地區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給予企業2萬元/人的就業扶貧崗位補貼和單位應繳納的基本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費最低標準之和的社會保險補貼。同時推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職介補貼、用人單位招聘補貼政策,將崗位補貼享受時間延長一年,延長期補貼標準為1500元/月。累計受理扶貧企業崗位補貼和社保補貼74萬元,惠及260名冊亨建檔立卡貧困勞動者。三是強化考察聯絡。建立領導干部帶頭聯系服務制度,通過定期實地調研考察、座談會等形式,及時掌握冊亨縣貧困勞動力狀況;積極聯系走訪企業、當地院校,搭建用工需求共享平臺,推送江北區企業用工需求和冊亨縣貧困勞動力就業意愿信息。近年來,我區人社部門累計赴貴州冊亨縣調研考察、接待當地部門來甬交流20余次,進一步暢通互通渠道。
二、“多元引人”,勞務對接“活躍有序”
一是“話傳鄉鄰”全面吸引勞務招工。將崗位信息制作成招聘海報,到冊亨縣各鄉鎮、村進行張貼宣傳。聯合當地人社部門工作人員,開展“走家入戶”動員,講述寧波工作經歷和生動生活故事,吸引當地貧困人員來甬就業。二是“不設門檻”全面開發愛心崗位。深入企業走訪,結合實際用工需求,組織我區三星醫療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永成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等23家用工規范、經濟效應好的優質制造業和服務業企業推出愛心崗位3915個。同時,我區對企業提供的愛心崗位要求“四不限”,不限年齡、不限性別、不限學歷、不限技能吸納冊亨縣務工人員。三是“不拘形式”全面開展暖心服務。緊抓春節后農民工返程節點,我區帶領本地企業組團赴冊亨當地招聘。累計舉辦春風行動暨東西部勞務協作專場、冊亨縣易地扶貧搬遷專場招聘會7場,7000余人進場,1000余人初步達成就業意向。今年疫情以來,更是派出“人社招工小分隊”,前往貴州冊亨、都勻、三都等地,“面對面”開展就業崗位宣傳,僅疫情期間就安排包車33輛,接送冊亨籍務工人員512人,“門對門”輸送到轄區內各企業就業。通過召開招聘座談會、全程護送、“扶貧專車”、歡迎會等形式,提高規模性轉移就業的帶動效應。四是“引才借力”全面搭好數據平臺。積極引入人力資源機構力量,組織江北區的人力資源公司到冊亨當地開展勞務對接,通過推進兩地人力資源公司協作,共同做好人員輸送工作;同時積極協調冊亨人社部門,成立冊亨海納百川人力資源公司江北分公司,將勞務對接跟蹤服務及就業穩崗進一步做實做“落地”。近年來累計吸納758名冊亨縣建檔立卡勞動者來江北轉移就業,2020年已實現穩定就業211人。
三、“精準留人”,優化服務“成效凸顯”
一是實施“一人一冊”管理。持續開展動態跟蹤服務,建立更新“江北區吸納冊亨縣建檔立卡人員情況表”和“愛心崗位企業花名冊”,組建企業人事微信群,時刻與冊亨勞動者及企業保持聯系。定期實地走訪企業慰問,考察冊亨籍人員用工狀況和生活環境,幫助冊亨務工人員解決實際問題,確保其安心就業。二是推出“一條龍”服務。在人員轉移就業后,竭盡全力留人,溝通聯系本地企業,為務工人員提供良好的食宿條件,確保安全送到、拎包入住,所有崗位繳納社保、綜合待遇超5000元/月;提供轉崗服務,根據冊亨縣貧困勞動力的意愿,在企業內部或企業間轉崗,實現雙向選擇;引入第三方市場資源,在人員相對集中的大企業派駐冊亨人力資源公司工作人員,幫助解決務工人員日常問題;落實節假日慰問,“微心愿”認領,端午節送粽子、冬至送被子、春節送年貨,過年代購車票并統一送站,精準掌握務工人員的生活需求;患病的務工人員第一時間送醫、上門辦理社會保障卡、聯系24小時護工陪護,可謂事無巨細。三是搭建“三位一體”平臺。注重扶貧典型選樹、關懷、激勵,成立冊亨在江北務工人員流動黨員聯合黨支部,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全市首創,邀請黨支部書記冊亨人楊艷,作為列席代表參加2020年江北區兩會,聽取兩地東西部協作工作報告,增強冊亨籍人員在江北就業的凝聚力和歸屬感。評選一批冊亨就業之星、技能達人、就業示范鎮(鄉)、村(社區)、組、“東西部勞務協作基地”示范單位等優秀典型,強化典型引領。四是推動“全產業”就業。拓寬就業創業渠道,實施“雙領”計劃(白領+藍領),企業作為就業主體,促進冊亨人員在江北一、二、三產業就業全覆蓋。探索在行政事業單位、街道(鎮),定向推出一批崗位,擇優選聘冊亨籍人員。
四、“品質造人”,技能培訓“走深走實”
一是落實就業技能培養。充分發揮技能培訓專項資金的導向作用,積極拓展合作領域,對冊亨縣技術工人、勞務人員針對性地開展崗前培訓、技能提升培訓。聯合冊亨出臺《江北區--冊亨縣貧困勞動力就業培訓工作實施方案》,江北區撥付冊亨縣就業技能培訓補助資金758萬元。近年來已開設電工、中式烹飪、產業種植等特色專業培訓班148期培訓7945人,其中建檔立卡4791人,實現就業2911人。二是助力“校企合作”培訓。引導兩地的職業院校、培訓機構和企業對接,開展“訂單式”培養、定向培養,拓展校企合作領域。與寧波市交通技工學校合作推出“冊亨技工班”,招收冊亨縣當地建檔立卡貧困初中畢業生20人,提供熱門汽修專業3年課程免費培訓,畢業后學生雙向選擇江北企業,實現精準就業。另外冊亨江北中職班還開設了計算機平面設計、電子商務等專業。持續推進江北-冊亨家政技能扶貧項目,開設“三送三助”育嬰員師資班,培育家政技能培訓師。三是打造特色技能品牌。推出“錦繡”計劃,充分發揮寧波紡織服裝行業優勢,結合冊亨布依族、苗族等特色服飾文化,打造“冊亨繡娘”品牌,聯手培養紡織服裝人才,打通銷售渠道,發展特色服飾產業。
來源:江北區對口支援和區域合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