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改造的貼不貼心,夠不夠格被稱為“兒童友好型”,在這里上學的學生最有發言權。家住天境花園的顧家麟是該校五年級的學生,如今學校門口的變化讓他很驚喜,“以前上下學最怕下雨,現在有了風雨廊,在長廊下走路沒帶傘也不會被淋得全身濕透了。”顧家麟還說,西校區門口多了一個小公園,以后放假可以在小公園里進行戶外活動。六年級的洪藝萱家住的相對較遠些,如今她更樂意自主上下學了:“只要跟著對應顏色的線走,就能走到我們家所在社區。”\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4/A008E9E0897138BA56AC9BBE45CD6E35D344CC50_size124_w1266_h744.jpg\" />\u003c/p>\u003cp>在校門口,記者還采訪了前來接孩子放學的學生家長王穎偉,她坦言,曾經每到放學點接孩子回家是她最“痛苦”的事——學校門口常常堵得水泄不通,家長們都圍在本不寬敞的校門口,停車難、找人難。“原來東西校區連接的路上都停滿了車子,又沒有人行道的,孩子上下學非常不安全,現在人行道的路面都新修了,更平整更寬,少了很多安全隱患。”她說,如今最大的變化是安全了,也方便了,“像我早上開車送孩子的話,馬路邊的接駁點很方便,離校門口也很近很安全,這個時間校門口的交通狀況也好了些。”\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4/FC671F0222700ACEDBC6DC16E716D25505EFA1C6_size140_w1266_h844.jpg\" />\u003c/p>\u003cp>“我覺得‘兒童上學道’建設的不僅僅是一條路,我們應該以此為契機,在開展城市精細化人居環境建設的同時,將兒童作為主體納入設計建造的考量,通過安全舒適的環境引導兒童群體,發展健康優秀的行為習慣。”談及本次改造的設計理念,“兒童上學道”項目的設計師張金鳳這樣說。\u003c/p>\u003cp>\u003cimg src=\"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1_04/7E04A56A0BAC4A4460B6D5EC5BEBEF861BD806F8_size93_w1266_h844.jpg\" />\u003c/p>\u003cp>據了解,該項目是江北區從創建“兒童友好型”城市理念出發,探索營造良好的兒童生活環境的開山之作。江北實驗小學在這次改造之前,面臨的上下學環境就非常嚴峻,也缺少兒童活動的空間。該項目通過識別重點路徑,分析現狀問題,從兒童的安全、健康、舒適、啟發教育等角度出發,建設了風雨廊、通學公園、多桿合一路燈、太高斑馬線等一系列設施。此外,該項目還采用sp防滑涂料和通道標線為“兒童專行”保駕護航,綠化科普角創建了一個集展覽、景觀設計于一體的“兒童友好”科普環境,而應急充電寶租借、噴霧系統等諸多“小功能”設置更是錦上添花。\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朱海升","faceUrl":"","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cateid":"鳳凰網寧波綜合","type":"source","catename":"鳳凰網寧波綜合","description":"","cateSource":"","backgroud":"http://p1.ifengimg.com/ifengimcp/pic/20160919/d236177a15798b010c4c_size104_w720_h186.png","api":"http://api.iclient.ifeng.com/api_wemedia_list?type=source&keyword=%E5%87%A4%E5%87%B0%E7%BD%91%E5%AE%81%E6%B3%A2%E7%BB%BC%E5%90%88","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newsTime":"2021-01-18 17:42:23","authorUrl":""}},"keywords":"兒童,江北實驗小學,上下學,公園,風雨,人行道,顧家麟,路燈,社區,項目","hasCopyRight":fals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通訊員:高露、鄔佳燕 雪白干凈的風雨廊、可供休閑玩樂的通學公園、一路直達社區的五彩線、可以控制紅綠燈的智慧路燈……近日,記者來到江北區實驗小學門口,發現這里已是煥然一新——往昔的擁堵、老舊不再,寬敞、智能、親和的城市空間成為學校門口靚麗的風景線,孩子們可以安全、方便地玩耍和學習。 改造的貼不貼心,夠不夠格被稱為“兒童友好型”,在這里上學的學生最有發言權。家住天境花園的顧家麟是該校五年級的學生,如今學校門口的變化讓他很驚喜,“以前上下學最怕下雨,現在有了風雨廊,在長廊下走路沒帶傘也不會被淋得全身濕透了。”顧家麟還說,西校區門口多了一個小公園,以后放假可以在小公園里進行戶外活動。六年級的洪藝萱家住的相對較遠些,如今她更樂意自主上下學了:“只要跟著對應顏色的線走,就能走到我們家所在社區。” 在校門口,記者還采訪了前來接孩子放學的學生家長王穎偉,她坦言,曾經每到放學點接孩子回家是她最“痛苦”的事——學校門口常常堵得水泄不通,家長們都圍在本不寬敞的校門口,停車難、找人難。“原來東西校區連接的路上都停滿了車子,又沒有人行道的,孩子上下學非常不安全,現在人行道的路面都新修了,更平整更寬,少了很多安全隱患。”她說,如今最大的變化是安全了,也方便了,“像我早上開車送孩子的話,馬路邊的接駁點很方便,離校門口也很近很安全,這個時間校門口的交通狀況也好了些。” “我覺得‘兒童上學道’建設的不僅僅是一條路,我們應該以此為契機,在開展城市精細化人居環境建設的同時,將兒童作為主體納入設計建造的考量,通過安全舒適的環境引導兒童群體,發展健康優秀的行為習慣。”談及本次改造的設計理念,“兒童上學道”項目的設計師張金鳳這樣說。 據了解,該項目是江北區從創建“兒童友好型”城市理念出發,探索營造良好的兒童生活環境的開山之作。江北實驗小學在這次改造之前,面臨的上下學環境就非常嚴峻,也缺少兒童活動的空間。該項目通過識別重點路徑,分析現狀問題,從兒童的安全、健康、舒適、啟發教育等角度出發,建設了風雨廊、通學公園、多桿合一路燈、太高斑馬線等一系列設施。此外,該項目還采用sp防滑涂料和通道標線為“兒童專行”保駕護航,綠化科普角創建了一個集展覽、景觀設計于一體的“兒童友好”科普環境,而應急充電寶租借、噴霧系統等諸多“小功能”設置更是錦上添花。江北實驗小學周邊“兒童友好”區域試點探索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