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cp>為打好這場全面脫貧攻堅戰,作為一家把“農業”刻入名字的國有大行直屬分行,今年以來,農行寧波市分行把金融扶貧作為服務“三農”的重中之重,集全行之力推進服務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除了促成寧波當地企業到黔西南投資興業、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以外,還組織了一批聚焦精準扶貧“雙百”交流干部到當地掛職任職,并開展兩地農行員工“共培計劃”。通過交流干部的對接,大山不再是畏途,不再是脫貧的障礙,滿山的蔥郁,散發著致富的希望。\u003c/p>\u003cp>\u003cstrong>黨建引領合作,做攻堅戰里“排頭兵”\u003c/strong>\u003c/p>\u003cp>在黔西南州望謨縣支行,常出現這樣的對話:“你們陳行長今天不在嗎?”“陳行長啊,不在這的話,那就是又下鄉去啦!”\u003c/p>\u003cp>因為望謨縣的5個掛牌督戰村大多位于偏遠的山里,陳耀杰常常下村,至于去了多少次,他自己也記不清了:“每周兩三天都住在村里吧,我們兩個地方水土、風俗都不一樣,不能把我們的經驗強套在他們身上,得多走動走動,跟當地村民干部互通觀念、思路,才能把扶貧工作從表面上沉下來,做穩了。”由于去了太多次,邊王村的韋主任喜歡親切地叫他“陳哥”,韋主任回憶道:“陳哥經常來我們這看看產業基地,有時候天氣不好,下暴雨了,也會帶著員工來給村里的老人幫忙,還帶些捐助物資。”截至目前,陳耀杰所在的農行望謨支行已向邊王村捐助各類物資1318件。\u003c/p>\u003cp>在多方實地考察后,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陳耀杰把抓好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幫助當地穩定脫貧的基石。通過與當地企業、金融辦等部門溝通,成功支持貴州電網農網改造項目授信6500萬元,為貴州紅水河公司棚改項目支持信貸資金5.5億元,為當地政府提供國儲林專項債1.7億元。同時,他在響應鄉村振興上注重實效,重點支持縣域農村地區特色產業發展。4月8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對望謨縣油邁瑤族鄉的芒果產業帶動脫貧給予重點報道,陳耀杰獲悉后,第一時間帶領金融扶貧突擊隊到油邁瑤族鄉納王村開展蹲點調查,并創新“芒果e貸”特色產業貸款,為納王村26戶芒果種植戶提供貸款379萬元。\u003c/p>\u003cp>“黨建支部結對促合作”是農行寧波市分行的特色業務之一。據農行寧波市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那些原本沒有合作關系,或合作關系并不緊密的企業,黨建共建成了我們業務拓展的一個很好的突破口。”作為農行寧波市分行在當地的扶貧干部之一,陳耀杰把這一經驗也帶到了望謨,不僅“以黨建促業務”開辟新業務,將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還在當地支行內組織成立“黨員先鋒隊”,通過“黨建+”引領作用,助推網點轉型發展,該做法被作為“優秀支部工作法”案例上報農總行,陳耀杰所在網點還獲評了2019年度農總行轉型服務明星網點。\u003c/p>\u003cp>“如果泥濘的大山沒有路,我走多了,也會走出一條路來,能夠參與到這場轟轟烈烈的扶貧攻堅戰中,我與有榮焉。”陳耀杰在采訪中表示。\u003c/p>\u003cp>\u003cstrong>金融灌溉產業,當扶貧路上“領頭羊”\u003c/strong>\u003c/p>\u003cp>2019年7月30日,36周歲生日當天,還來不及和家人好好告別,陳偉平就從寧波寧海來到祖國西南邊陲——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冊亨縣農行工作。“當我來到這里,看到他們飽含希望的眼神時,我就明白自己肩上的擔子,很沉啊!”\u003c/p>\u003cp>作為一名金融從業人員,陳偉平深知要高質量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徹底解決深度貧困縣的脫貧問題,在解決基礎設施改進升級的同時,離不開產業的支撐。為此,在冊亨縣工作一段時間,并調任農行晴隆支行后,他多次深入一線調研分析,決定將工作重點放在如何通過金融促進當地的環境改善與產業發展上。隨著6.8億元的棚改項目、4500萬元的醫院流動資金貸款、1000萬元的扶貧車間貸款陸續落地,晴隆縣蓮城街道、東觀街道的棚戶區改造進程順利推進,當地“兩不愁、三保障”及薏仁米產業的發展也得到了有力的資金支持。截至目前,農行晴隆縣支行精準扶貧貸款余額1.28億元,今年累計發放2014萬元,帶動服務貧困人口8153人。\u003c/p>\u003cp>由于銷售渠道不暢,加上前期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當地農產品出現了滯銷。得知情況后,陳偉平主動與農行寧波市分行聯系,發動寧波分行員工購買晴隆薏仁米、望謨板栗等農特產品,經過推介,銷售薏仁米2.2萬元、薏仁米麥片1.3萬元、板栗5.8萬元。此外,他還將貴州晴隆肥姑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入駐農行扶貧商城,做好線上產品推介,線上線下共銷售14347元。通過一系列活動,實打實地幫助當地企業復工復產,也幫助農戶解決了產品滯銷的難題。\u003c/p>\u003cp>從來到晴隆的第一天起,陳偉平就常常往村里跑,盡管沒有包戶任務,他也經常到處走走,看看“四順五清”,聊聊產業發展。有一次,他來到貧困戶吳仕芬家,鼓勵她保持衛生,離開時腳下一滑,情急之下抓住了一把草,手掌瞬間起了許多疙瘩,同行的同事告訴他這個草當地百姓叫“火麻草”,還聽說當地小孩子不聽話時父母會拿來抽屁股,聽罷陳偉平笑著說:“也許這是老天在‘鞭策’我,讓我把扶貧工作做得更好。”\u003c/p>\u003cp>除了任職干部以外,還有更多農行的員工奮戰在扶貧一線。“我們兜兜轉轉了200多公里山路,深入長流、中營、花貢等地的深度貧困村,利用線上渠道上門為村民提供信貸扶貧產品和服務。一天六七個小時的山路繞下來,讓人頭暈目眩。但是我和同事們都沒有覺得山路漫漫,只感到肩上擔子沉重,更為自己是脫貧攻堅前線的一分子而自豪。”前往晴隆縣支行參加員工“共培計劃”的季慧在自己的日記里寫道。\u003c/p>\u003cp>涓涓細流匯聚成河,時代洪流在奔騰向前。誰也不能否認,正是每一個平凡的人的努力,為脫貧攻堅貢獻了“寧波樣本”。農行人的扶貧故事背后,既彰顯了扶貧干部決勝攻堅的雄心壯志,也讓人看到了當地成百上千貧困戶的生活所發生的變化。\u003c/p>","type":"text"}],"currentPage":0,"pageSize":1},"editorName":"劉斌","faceUrl":"","vestAccountDetail":{},"subscribe":{"cateid":"農行寧波分行","type":"source","catename":"農行寧波分行","description":"","cateSource":"","backgroud":"http://p1.ifengimg.com/ifengimcp/pic/20160919/d236177a15798b010c4c_size104_w720_h186.png","api":"http://api.iclient.ifeng.com/api_wemedia_list?type=source&keyword=%E5%86%9C%E8%A1%8C%E5%AE%81%E6%B3%A2%E5%88%86%E8%A1%8C","originalName":"","redirectTab":"article","newsTime":"2020-12-24 13:59:29","authorUrl":""}},"keywords":"黨建,干部,陳耀杰,金融,農行寧波市分行,農行,攻堅戰,陳偉平,薏仁米,寧波","hasCopyRight":false,"sourceReason":"","isHubeiLocal":false,"interact":{"isCloseShare":false,"isCloseLike":false,"isOpenCandle":false,"isOpenpray":false},"__nd__":"ne883dbn.ifeng.com","__cd__":"c01049em.ifeng.com"};
var adKeys = [];
var __apiReport = (Math.random() > 0.99);
var __apiReportMaxCount = 50;
for (var i = 0,len = adKeys.length; i 今年,長期困擾中華民族的絕對貧困問題將劃上句號。 為打好這場全面脫貧攻堅戰,作為一家把“農業”刻入名字的國有大行直屬分行,今年以來,農行寧波市分行把金融扶貧作為服務“三農”的重中之重,集全行之力推進服務脫貧攻堅各項工作。除了促成寧波當地企業到黔西南投資興業、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以外,還組織了一批聚焦精準扶貧“雙百”交流干部到當地掛職任職,并開展兩地農行員工“共培計劃”。通過交流干部的對接,大山不再是畏途,不再是脫貧的障礙,滿山的蔥郁,散發著致富的希望。 黨建引領合作,做攻堅戰里“排頭兵” 在黔西南州望謨縣支行,常出現這樣的對話:“你們陳行長今天不在嗎?”“陳行長啊,不在這的話,那就是又下鄉去啦!” 因為望謨縣的5個掛牌督戰村大多位于偏遠的山里,陳耀杰常常下村,至于去了多少次,他自己也記不清了:“每周兩三天都住在村里吧,我們兩個地方水土、風俗都不一樣,不能把我們的經驗強套在他們身上,得多走動走動,跟當地村民干部互通觀念、思路,才能把扶貧工作從表面上沉下來,做穩了。”由于去了太多次,邊王村的韋主任喜歡親切地叫他“陳哥”,韋主任回憶道:“陳哥經常來我們這看看產業基地,有時候天氣不好,下暴雨了,也會帶著員工來給村里的老人幫忙,還帶些捐助物資。”截至目前,陳耀杰所在的農行望謨支行已向邊王村捐助各類物資1318件。 在多方實地考察后,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陳耀杰把抓好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幫助當地穩定脫貧的基石。通過與當地企業、金融辦等部門溝通,成功支持貴州電網農網改造項目授信6500萬元,為貴州紅水河公司棚改項目支持信貸資金5.5億元,為當地政府提供國儲林專項債1.7億元。同時,他在響應鄉村振興上注重實效,重點支持縣域農村地區特色產業發展。4月8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對望謨縣油邁瑤族鄉的芒果產業帶動脫貧給予重點報道,陳耀杰獲悉后,第一時間帶領金融扶貧突擊隊到油邁瑤族鄉納王村開展蹲點調查,并創新“芒果e貸”特色產業貸款,為納王村26戶芒果種植戶提供貸款379萬元。 “黨建支部結對促合作”是農行寧波市分行的特色業務之一。據農行寧波市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那些原本沒有合作關系,或合作關系并不緊密的企業,黨建共建成了我們業務拓展的一個很好的突破口。”作為農行寧波市分行在當地的扶貧干部之一,陳耀杰把這一經驗也帶到了望謨,不僅“以黨建促業務”開辟新業務,將黨建優勢轉化為扶貧優勢,還在當地支行內組織成立“黨員先鋒隊”,通過“黨建+”引領作用,助推網點轉型發展,該做法被作為“優秀支部工作法”案例上報農總行,陳耀杰所在網點還獲評了2019年度農總行轉型服務明星網點。 “如果泥濘的大山沒有路,我走多了,也會走出一條路來,能夠參與到這場轟轟烈烈的扶貧攻堅戰中,我與有榮焉。”陳耀杰在采訪中表示。 金融灌溉產業,當扶貧路上“領頭羊” 2019年7月30日,36周歲生日當天,還來不及和家人好好告別,陳偉平就從寧波寧海來到祖國西南邊陲——貴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冊亨縣農行工作。“當我來到這里,看到他們飽含希望的眼神時,我就明白自己肩上的擔子,很沉啊!” 作為一名金融從業人員,陳偉平深知要高質量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徹底解決深度貧困縣的脫貧問題,在解決基礎設施改進升級的同時,離不開產業的支撐。為此,在冊亨縣工作一段時間,并調任農行晴隆支行后,他多次深入一線調研分析,決定將工作重點放在如何通過金融促進當地的環境改善與產業發展上。隨著6.8億元的棚改項目、4500萬元的醫院流動資金貸款、1000萬元的扶貧車間貸款陸續落地,晴隆縣蓮城街道、東觀街道的棚戶區改造進程順利推進,當地“兩不愁、三保障”及薏仁米產業的發展也得到了有力的資金支持。截至目前,農行晴隆縣支行精準扶貧貸款余額1.28億元,今年累計發放2014萬元,帶動服務貧困人口8153人。 由于銷售渠道不暢,加上前期新冠疫情影響,今年當地農產品出現了滯銷。得知情況后,陳偉平主動與農行寧波市分行聯系,發動寧波分行員工購買晴隆薏仁米、望謨板栗等農特產品,經過推介,銷售薏仁米2.2萬元、薏仁米麥片1.3萬元、板栗5.8萬元。此外,他還將貴州晴隆肥姑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入駐農行扶貧商城,做好線上產品推介,線上線下共銷售14347元。通過一系列活動,實打實地幫助當地企業復工復產,也幫助農戶解決了產品滯銷的難題。 從來到晴隆的第一天起,陳偉平就常常往村里跑,盡管沒有包戶任務,他也經常到處走走,看看“四順五清”,聊聊產業發展。有一次,他來到貧困戶吳仕芬家,鼓勵她保持衛生,離開時腳下一滑,情急之下抓住了一把草,手掌瞬間起了許多疙瘩,同行的同事告訴他這個草當地百姓叫“火麻草”,還聽說當地小孩子不聽話時父母會拿來抽屁股,聽罷陳偉平笑著說:“也許這是老天在‘鞭策’我,讓我把扶貧工作做得更好。” 除了任職干部以外,還有更多農行的員工奮戰在扶貧一線。“我們兜兜轉轉了200多公里山路,深入長流、中營、花貢等地的深度貧困村,利用線上渠道上門為村民提供信貸扶貧產品和服務。一天六七個小時的山路繞下來,讓人頭暈目眩。但是我和同事們都沒有覺得山路漫漫,只感到肩上擔子沉重,更為自己是脫貧攻堅前線的一分子而自豪。”前往晴隆縣支行參加員工“共培計劃”的季慧在自己的日記里寫道。 涓涓細流匯聚成河,時代洪流在奔騰向前。誰也不能否認,正是每一個平凡的人的努力,為脫貧攻堅貢獻了“寧波樣本”。農行人的扶貧故事背后,既彰顯了扶貧干部決勝攻堅的雄心壯志,也讓人看到了當地成百上千貧困戶的生活所發生的變化。金融助力山海同行 全面脫貧決勝今朝 ——農行寧波市分行扶貧交流干部掠影